太仓双凤公墓官网

墓园地址:双凤镇204国道凤北路交界口

官方热线: 400-118-088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118-088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双凤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八宝山革命公墓乃国家一级公墓,一号与八十一号墓主究竟是谁?

发布时间:2025-09-22 20 浏览: 21

当你首次踏入八宝山革命公墓,内心总会不由自主地一惊。毕竟,无论何人,面对这片安葬着先人的土地,都很难再心平气和地去思索那些琐碎之事。我曾在春天途经此地,树梢上布满了嫩芽,天气刚刚转暖,有两三个身着深色衣服的人伫立在墓碑前,轻声交谈着,他们的背影使人瞬间安静下来。其实咱老百姓大多习惯活在当下,很少常常惦记已经过去多少年,也很少会去想谁为了什么埋骨于此地,但是有座这样的公墓摆在那里,这让人总觉得,得时不时回头看看,想想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

谁能想到,当年是周总理亲自拍板定案,派人修建八宝山,并定下规矩,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入的。不是依据亲疏远近,也不是根据有钱没钱,而是要看为国家承担了多大的责任。周总理说的“没有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同志们,哪有今天的中国”,这话十分实在。很多人认为革命与自己距离遥远,却不知道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之下,或许就掩埋着无名英雄的血汗。

时间拖得长了,这片地方有了不少熟悉的面孔 ,有科学家 ,有学者 ,有作家 ,还有革命家 ,什么样的人都有 。每年总会有新名字加入进来 ,很多时候在清明前后 ,墓区大门口花圈堆积如山 ,来祭奠的人眼眶都是红的 。其实人啊 ,活着的时候说要 “铭记” ,可是一转身就容易把一切都丢下 。八宝山就在那里,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能只一味地向前奔跑,还要回过头去看看,那些为我们铺平道路的人 。

我还记得小时候家里老人讲,人没有如今这么多讲究,谁家有块自家的坟地就算体面。可随着城里的人越来越多,地被翻来翻去,大家伙也有了新想法,公墓成了更好的选择。过去的昭穆、祠堂,讲究姓氏,我们现在看着也觉得新鲜。那时,每家人最后总会聚到自家祖坟底下,不像现在,一座公墓,南腔北调、老少爷们儿都能进去。

其实“公墓”这个词,在古代就已存在。说起此事,《周礼》中早已提及公墓官,其职责是为众人划定安葬之地。时间再往前追溯,能更早到商朝,在安阳殷墟那些高大的墓坑中,大王和诸侯随意埋葬在一起,几十人合葬,那时并无私家观念,反而类似部落的团聚。然而到了后来,家家户户有了名字和姓氏,逐渐开始讲究归属了。但即便如此,很少有人会想到,终有一天我们会拥有一个专为国家而设的地方,让烈士们得以长久安息 。

说句题外话,咱们今天所说的现代公墓,实际上向西方人借鉴了不少。解放前后,像上海的“万国公墓”,进出的都是外国人,咱们中国人起初觉得新奇,后来也逐渐习以为常了。八宝山能发展成后来那样的规模,着实是跟上了新中国的步伐。以前这里原本是一座老庙,名为护国禅林寺,是有历史可查的。新中国成立了,乱世结束了,老庙的身份改变了,它成为了这片红色的回忆。

小时候我对八宝山这个名字感到特别奇怪,后来才知晓,据说这里地下藏着八种珍贵矿石,比如铜、铁、锡、煤、石灰等,老北京的老人讲起来还有些神神秘秘,明清时期这一带都是采矿人家,所以有“洪炉山”“韩家山”等许多叫法,就连“革命公墓”的正式名分,也是1970年总理亲自批准下来的。就是这样一块土地,历经两千多年的风吹雨打,最终成为了新中国最为庄重的公墓。

说到第一个进入八宝山的人,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王荷波。如果不是老周始终没有忘记他,或许这个名字就会被风磨灭。年轻时王荷波率先组织二七大罢工,后来“八七会议”将他推选进核心圈子,他几乎是党内最早一批领导人。有些细节不对外人讲别人就不知道:他是被张作霖的人枪毙的,死的时候北京城里寒风凛冽,没有人敢去收尸。解放以后,周总理下达死命令,一定要找到王荷波和那批牺牲的同志,哪怕挖地三尺。有人说,那时候八宝山附近每天都有汽车来回转场,北风呼呼作响,几十个小伙子一起摞土,历经整整七天,才将十八位英烈的白骨全部找齐。

有些仪式并非是为了他人,而是给活着的人留下一份念想。王荷波与十八位英烈下葬的那天,周恩来总理带领干部亲自前来。他身着一身黑西装,手上没有丝毫颤抖。只是在鞠躬的那一刻,大家都看到他眼眶泛红。场面谈不上热闹,然而周围上千人都屏气敛声。在那一刻,有人悄悄落下了眼泪。

在八宝山,最神气的是“1号墓”,那是任弼时的墓,任弼时是湖南人。民间有句话叫“三任一程”,说的是任弼时和程子华、任仲夷。任弼时小时候特别早熟,汨罗老家的堂嫂说,他还没记事儿就喜欢盯着黄页纸上的字发呆。任弼时初中在长沙读书,都说他书包里最多的是毛笔和报纸。任弼时和毛泽东、蔡和森他们混在一起,早在二十郎当岁时,就把小命豁出去了。

1928年的时候,传出他出事的消息,他不是掉队了,而是被特务抓住了,遭受了半年的严刑拷打,那时监狱里连水都不舍得给他喝。有人回忆,仅仅半年时间,他被放出来时已经皮包骨头,只剩一口气了。不过他在狱中很机灵,半路遇到一个湖南同乡,托人给党组织捎了暗号,这才有了后来的成功营救。不然的话,八宝山里就会少了他的一座墓了。

任弼时去世的时候年仅四十五岁,他家中的亲人都知晓此事,然而消息始终没有完全传到外面。他的那块墓地面积有三百多平米,并非是说规格高,而是真心希望能让后人记住这些名字。在春秋两个季节,常常有成百上千的青年学生围聚在墓前,有的念诗,有的低语。有人讲,这就是一个无形的课堂。

81号墓地很特别,是贺龙最终安息之处。贺龙出生于冷水滩,小时候家境贫寒。据说家长为躲避清军,一夜之间从湖南匆忙逃到贵州。后来他干脆离开家乡,手持双菜刀投身革命。有人问,贺龙身上有什么类似阿Q的精神?实际上他最大的特点是执着,兄弟情义极为深厚。有一次南昌起义失败后,他率领残部开展游击作战,晚上睡在树上,白天搭建帐篷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担任首任体委主任,国家体育制度的相关内容,是他咬紧牙关,逐步建立起来的。

但命运却开了个玩笑,1969年贺龙含冤去世,中央很快做出决定,要将他安葬在八宝山81号墓地,当时北京正处于夏天,天黑得比较晚,送葬队伍静悄悄地前行,场面压抑得使人喘不过气来。只是后来有人提出“叶落归根”,2009年贺龙的儿女把他的遗骨迁回湖南老家,81号墓一下子变成了有碑却没有主人的“空墓” 。有人每次路过时,都会停下来思考,英雄死后归乡,这座空墓是不是真的就不会再有灵魂了。咱们先不说这事玄不玄,只是这个念头一直放不下 。

怎么能不提及那座大文学家的墓呢。林徽因,人们说起她时,流传最多的说法是靖国女神、美丽建筑师。实际上,她的一生颇为坎坷。她自幼才气横溢,母亲早早离世,父亲林长民给她所谓的“选择自己的人生”,实际上让她遭受了不少苦难。她和梁思成为新中国设计了许多地标性建筑,就连八宝山革命公墓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其中都倾注了她的心血。

林徽因离世的时候还不到五十岁,她的身体早已被病痛严重折磨。落葬的那天,许多她的旧相识、建筑界人士都偷偷流下了眼泪。在她的墓旁,特意留下了一块用汉白玉制作的小石碑,上面雕刻着一圈花环。每年总会有人悄悄前来探望她,特别是女学生们,她们认为她既是诗人又是建筑家,就连死后都带着些许浪漫的气息。

不过,八宝山里最让人难以言表的,是那几座“无名墓” 。有人戏称那是全中国分量最重的地方 。多少地下党员、烈士、侦察员 ,为了如今的岁月静好 ,完全没在碑上留下名字 。有小道消息称 ,这些墓区每年都有人悄悄烧纸、磕头 。到底是谁家的孩子 、什么身份 ,再也没人能弄清楚 。然而这些无名之墓 ,实际上正是八宝山最应被铭记的部分 。

人生到最后,其实就是一段旅程。有的人持剑纵横天空,有的人默默走向死亡,还有的人悄然无声不为人知。八宝山革命公墓,是一个能让人产生许多平常心的所在。当走出去之时,难免会问自己一句:我们是否做到了不忘记前人?是否能够承受住岁月给予的安稳?抬头去看那些安静的墓碑,或许答案就在风中。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118-088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118-088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