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园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这家经营殡葬业务的机构,在港交所主板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其公告内容引发广泛关注。
福寿园的公开募股文件表明,该公司二零一三年前半年的综合毛利润率高达百分之八十点四。福寿园的首次公开募股活动,促使公众重新审视殡葬领域。该企业的盈利水平如此显著,极易让人联想到暴利和垄断等概念。殡葬行业分析人士杨根来向法治周末报业人员透露了这一观点。
福寿园的公开募股材料表明,该企业的核心经营活动包含墓园管理业务(涵盖墓位销售收益和墓园照料收益)以及丧葬业务,其中墓位销售收益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超过85%,构成了企业营收与利润的主要构成部分,墓位的平均价格已经从2010年的9.8万元每块增长到15万元每块。
墓地开销持续攀升令人无奈,"身后事也负担不起"成为普遍感受,与此同时,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房价也在不断上涨,"活着要在大城市立足难,逝去后安葬也成问题"的现象正日益普遍。
殡葬费用的增长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近些年其涨幅令人咋舌。逝者离世对所有人都是均等的,但在墓穴选择上却显现出极度的不平等。有钱者能够建造宏伟的陵墓,而经济拮据者又该如何是好?
墓地价每年至少涨30%
部分高至40万元/平方米
为了全面了解殡葬行业现状,记者前往八宝山殡仪馆邻近的殡葬服务聚集区,该区域集中了十多家不同规模的店铺,能够满足殡葬事务的全方位需求。
北京白事汇殡葬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职员孙彤向媒体人阐述了该机构的业务范畴:他们负责逝者清洁仪容并穿戴寿衣,将遗体护送至殡仪场所,同时供应花圈、寿衣以及骨灰容器,全程提供细致周到的安排,涵盖告别厅的预定以及墓地的选定。
孙彤做了个预算,殡仪馆统一收取整容、火化和租厅的钱,总共六千元左右;寿衣和骨灰盒要花掉一万元;灵车租用一次是八百元;当前季节鲜花价格较贵,花圈最低也要八百元一个;除去墓地开销,其他各项费用总共需要准备三万元。
孙彤说明这个价位相当划算,同条街上的其他殡葬服务收费也类似。不过,葬礼前要筹措的三万元,同墓穴的费用比起来,显得不那么多了。
这个墓园的价位很不固定,从低到高各种档次都有,基础的那一块也要四万元上下。我们跟他们园子关系不错,可以替你争取优惠,另外还能安排专家帮你看看地形。孙彤打趣说,在北京这地方,真是死得太贵了。
八宝山那边的安息之地,连想都不用想,2012年八宝山人民公墓提供了120多处安息位,没有100万根本购置不到,即便如此还得通过关系门路才行。孙彤谈到工薪大众能够负担的安息之地正逐渐减少,老式陵园之所以价格高昂,其实都是被人为哄抬起来的,好比名人一样,一旦声名鹊起出场代价自然就昂贵,越昂贵就越有人愿意争抢。
墓园费用具体达到什么水平,记者前往北京门头沟区永定镇的万佛华侨陵园进行实地考察。万佛华侨陵园是北京市内较为有名的墓园,身后能够安葬在此处,也被许多人看作是社会地位的体现。
陈旭(化名)长期从事殡葬相关工作。在引领记者前往万佛华侨陵园的途中,他表达看法:当前墓穴费用持续攀升。一般墓穴占地约1.5平方米,此类墓穴现今售价达8万元,而在2008年仅为3万元。该行业从业者福利优厚,单位经常安排外出旅行。
抵达万佛华侨陵园后,记者注意到接待大厅的墙体为红色,屋顶覆盖黄色琉璃瓦,整体建筑工艺精湛,带有浓厚的庄严感,其宏伟程度可以与一些著名观光地相媲美。
陵园相关人员向法治周末报表示,此地墓穴价格从9.8万元每处开始,每万元为一个价格区间,没有最高限制。去年清明节期间售出数十处墓位,不到一个月便全部售罄。通常情况下该处不提供折扣优惠,所谓特价墓穴多位于偏僻位置,并未吸引顾客购买。
记者注意到,部分价格较高的墓穴,即便与9.8万元一个的墓穴相差无几,只要朝向更优越,价格便可能飙升至15万元至18万元一个,而紧邻水塘的墓穴,其基础价格也要卖到35.8万元一个。
根据相关人员说明,墓园每年的费用至少会提高百分之三十,许多人在此之前就购置了墓位,许多没有刻字的墓碑,大多是由同一家族成员共同购买的。
普通墓穴的收费相当昂贵,而艺术墓的费用则更为惊人,艺术墓是按照所占地面大小来计算费用的,墓碑是依据逝者的经历来特别制作的。
陈旭说明,艺术墓至少需要3平方米的面积,万佛华侨陵园的每平方米价格是40万元,而且墓碑的费用需要另外计算。
艺术墓最初每平方米价格是20万元,很快供不应求,价格涨到25万元,仅仅一周后便飙升到30万元,不到一个月更是达到了40万元。根据工作人员讲述,许多知名人士的遗体也安葬于此。
“小产权墓”泛滥
公益性墓地被出售
八宝山周边条件较好的陵园大多已经售罄并封闭管理,普通工薪人士能够负担的只有玉叶陵园这一家。陈旭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陪同客户参观陵园,所以他对北京郊区的墓地进行过全面考察。
陈旭表示,实际上玉叶陵园属于“小产权墓”,费用比较低廉,不过每块也要几万元钱。然而记者查阅了北京市民政局核发的33家经营性公墓名单,里面并没有玉叶陵园的信息。
陈旭谈到,墓穴费用的持续上涨,令众多寻常民众难以负担,因牟利目的,“非标准墓”变得普遍,其费用同样不断攀升。
“小产权墓”这个说法是近些年才流行起来的,跟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区别差不多,墓地的类型也有商业性和公益性的分别。商业性墓地可以买卖,而公益性墓地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专门为公众提供骨灰安葬服务的公共设施,根据现行《殡葬管理条例》的规定不允许进行交易,这类墓地就被称作“小产权墓”。
记者联系了丰台区民政局,相关人员确认,玉叶陵园是公益性墓园,仅限本区居民申请,禁止私下交易。
但是玉叶陵园的职员提出了完全相反的回应:户籍并非本地也无需担忧,他们场所里此类情形十分普遍。
工作人员说明,公益公墓和商业公墓都归民政局负责,二者差异在于商业公墓开具发票,公益公墓提供收据,本处价格较低,而他们那里收费较高,绝对不会无故拆除,现有规模你也清楚,若不合规不可能经营得如此之大。
杨根来向记者说明,所谓“小产权墓”,与小产权房类似,属于私下售卖的墓穴,并非正规经营性公墓的产品。这类墓地存在一个特殊之处,就是一旦其存在状态被普遍接受,后续就难以彻底清除。处理‘小产权墓’的售卖行为需由市场监督机构实施惩处,其余如社会事务管理机关、国土管理部门及地方行政单位亦难辞其咎,因监管存在缺失,鉴于此事牵涉众多机构,反而造成无人问津的局面。
这类墓地虽属违规但售价不菲,陈旭透露:玉叶陵园的墓穴有立碑和卧碑之分,其中卧碑高度较低,即便是条件较差的也要两万多元一块。墓碑的样式会影响价格,从六万到三十万一块不等,而家族墓穴的起售价是二十五万元。
墓地背后的政府的手
政企分开还不到位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从1990年代起,国家对殡葬领域的限制逐步减少,但公共墓地和陵园始终受到民政机构的管理。
中投顾问研究员殷旭飞指出,墓地价格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垄断现象。地方民政部门掌握着决定企业能否进入当地殡葬领域的权力,导致民间资本难以参与其中。这种情况形成了地区性的垄断局面,使得价格被人为抬高。政府与相关企业因此能够获取高额利润。
让民营机构参与殡葬领域运作,政府部门要继续减少干预,务必消除独占局面,促成充分的市场竞争。广东省社会学会负责人范英,对此观点已阐述多年。虽然民间资金看似已涉足殡葬产业,但实际主导权仍掌握在民政系统手中。该行业被视为高利润地带。
最近,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党员干部倡导殡葬变革的建议》明确表示,各地方党委和政府需根据具体情况,拟定和改进殡葬事业的发展蓝图,清晰殡葬变革的预期目标与实施路径,并将其整合进本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之中。
杨根来向法治周末报章说明,政企分离乃改革之要旨,当前实施尚不彻底,既无周全部署,亦未制定全国性之安排。于非标准化且无规可循的市场环境中,部分区域滋生权力滥用之弊,一旦缺乏明确准则,各类乱象便可能发生。
业内消息人士对媒体表示:一些墓园虽名为私有,但园长实由民政部门委派,此情况不为公众所熟知。
相关专家透露,民政机构作为墓园的监管单位,其权力范围相当广泛,一个许可文件具体价值难以估量,另外,市场监督单位、土地管理机关以及地方行政单位也都在这一利益关联网络中。
墓地管理领域里,政府部门身兼监管者与经营者双重角色,这等于同时担当了比赛裁判和参赛选手。由于资源处于垄断状态,墓穴费用被持续抬高,已经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失衡。这是范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