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墓中的六块浮雕石刻,六骏陪伴太宗一生。六匹坐骑以西域语言命名,分别是萨鲁孜、实发赤、白提吾、青追、特勒庇乌和全茂崎。修建昭陵时,太宗下令将六匹骏马刻成石头,永远陪伴自己,并亲自撰写六首诗,命书法家欧阳询临摹,镌刻在每匹骏马的碑上。画家阎立本曾绘制六骏图,这便是昭陵六骏图的蓝本。雕刻采用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形式完成,具有唐代威武雄壮的风范,精美绝伦,无与伦比。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陵前的六块浮雕石碑。这六匹骏马是李世民生前最喜爱的坐骑,曾在他统一中国的大业中立下赫赫战功。为了纪念它们,主人下令将它们刻成石碑。据说大画家阎立本先画了一个“六骏图”,然后按照这个蓝本雕刻而成。当时,唐太宗亲自写了六首诗来赞美他们的风采,并命大书法家欧阳询临摹下来,刻在六骏石碑上。这就是马赞。如今,我们再也找不到马赞的踪迹,这也引出了马赞之谜。马赞之谜成了悬案,所幸今天我们还能看见马赞的内容。如果说马赞之谜让我们对“昭陵六骏”心生遗憾的话,那么,离奇失窃之谜则成为了“昭陵六骏”最大的劫难。
萨鲁子和全茂鲁现藏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然而1918年,美国文物盗贼前来盗走另外四匹骏马,途中遭西安府潼关骑兵追捕拦截。盗贼为了方便运输和掩饰行踪,将石刻打碎,便成了今天看到的残缺的昭陵六骏图。
灾难过后,“昭陵六骏”仅存四匹,如今碑林博物馆中陈列的飒露子和全毛胄都是复制品。唐太宗对六骏有着特殊的感情,给每匹马都取了好听的名字。那么六骏的命名从何而来?它们的名字是否暗示了六骏的颜色?这个谜团的答案又是什么呢?
时至今日,萨鲁孜的雕刻技艺仍让很多业内人士赞叹不已。鲁迅先生曾称赞“昭陵六骏”是“前无古人”的杰作。世界上任何一部中国艺术通史都不能不提到它们。在雕刻家眼中,“昭陵六骏”是初唐的经典之作。
飒露孜、全茂居、白提屋、特勒飘、青骊、十发赤,这些今天听起来有些拗口的名字,在唐代却十分盛行。围绕着“昭陵六骏”至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但有一点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当我们呼唤汉唐辉煌之时,正是昨日千年古都西安的强大后背。解密“昭陵六骏”的步伐永远不会松懈,对它的关注也永远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