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10月12日上午,惠州市举行2018年免费集体树葬活动,安葬先人骨灰124具。惠州市民政局为参加集体树葬人员亲属发放树葬证及补贴。
连续7年共有625位逝者骨灰被埋入树下
当日上午,秋高气爽,白昼昏暗,2018年度免费集体树葬骨灰活动在惠州市殡仪馆、惠东县殡仪馆、博罗县殡仪馆、龙门县殡仪馆树葬区同步举行。
此次活动以“骨灰种树、回归自然”为主题,得到了逝者亲属的积极响应。据惠州市民政局副局长陈利金介绍,参加树葬先人骨灰共124具,其中市殡仪馆树葬区70具,惠东县殡仪馆树葬区24具,博罗县殡仪馆树葬区20具,龙门县殡仪馆树葬区10具。
自2012年惠州市举办免费集体树葬骨灰活动以来,参加树葬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多,据统计,累计树葬骨灰625份。
鼓励树葬,政府给每具骨灰补贴500元
树葬被称为“绿色葬礼”方式。树葬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也象征着生命之树长青。树葬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葬礼理念和做法之一。树葬最大的特点是将亲人的骨灰撒在树下。没有殡葬设施,而是以纪念树作为标记。
树葬有利于保护耕地、林地、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树葬不仅可以实现部分公民不留骨灰的愿望,而且可以弘扬文明、节俭葬礼的新风尚。
陈利金介绍,近年来,惠州市大力推行亲民葬礼、绿色葬礼,相继出台《惠州市民政局、财政局关于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海葬、树葬补贴政策的通知》。为鼓励更多人参与绿色葬礼,自2014年起,惠州市对参与树葬的骨灰亲属每人给予500元补贴。
在树葬处,人们向祖先献上鲜花和酒
当天上午,南都记者在惠州市殡仪馆树葬区看到,2018年度免费集体树葬活动在庄严的氛围中进行,现场每个骨灰盒旁都摆放着鲜花,一些亲属还自带鲜花,捧在手中。
仪式简洁、隆重:首先主持人向逝者骨灰行礼并宣布树葬仪式开始;接着,惠州市民政局副局长陈利金致辞;接着,参加活动的领导为逝者亲属颁发树葬证书;接着,亲属向祖宗敬献鲜花,随后,大家默哀,祭拜祖宗;最后,法师为逝者超度后,亲属们在佛乐声中将逝者的骨灰撒在树上。
“落花无情,化作春泥守护花开。”人类源于自然,活着的时候,从自然中索取很多,死后更应该回馈自然,无私地将自己的骨灰奉献给自然。这种“回归本源”、用自身生育力滋养大地的行为,应该受到尊重。
在树葬现场,亲属们将骨灰盒捧在手中,轻轻地放入挖好的沟渠中,对亲人的离去依依不舍,并在骨灰盒上撒上黄色和白色的花瓣,然后浇水、填土,表达对亲人的心声。
我舅舅在世时,很爱喝酒。舅舅的侄子陈先生在给舅舅填土后,拿出一瓶陈酒,倒在平地上,嘴里念叨着什么,希望舅舅好好品尝。同时,他把酒分给舅舅的邻居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能和睦相处。
故事
70岁女婿从山东赶来惠州参加岳父树葬
树葬仪式上,一位手捧鲜花的白发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是山东的吴先生。据他介绍,他今年70岁了,从山东来到惠州参加岳父岳母、奶奶的树葬仪式。岳父是一名南下的干部,有四个孩子,其中三个在惠州定居。家里人都同意、支持树葬,也算是给先人一个安息之地。
撰文/摄影 南方都市报记者 郭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