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孙璞,字仰忠,笔名木心,笔名木欣。中国当代作家、画家。1927年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东栅。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2011年12月21日三时在家乡乌镇逝世,享年84岁。著有散文集《炯美卡随想集》、《散文集》等;诗集《西班牙的三棵树》、《男爵》等;小说集《温莎墓地日记》等;画集《木心画集》等;口述作品《文学回忆录》等。
荒野中的一棵树
变老
就像一根枯枝
晴朗天空下
枝条茂密而细长
背后是蓝天
事实上,这是死亡
阳光充足
蓝色的
只有枯枝才能清晰
远处的景色朦胧
灰色和紫色
一
冬天的树
其他树上有鸟巢
黄丝带,断掉的风筝
我
不
作品赏析
最近文坛又掀起木心之争,郭文景批判,陈丹青批判郭文景,蒋文平也以七言绝句加入争论,表面上调解,实际上支持郭文景。沉闷的文坛一下子热闹起来,很好。
木心是不是大师,不是任何人可以决定的。现在看来,木心大师这个称号确立得有些仓促,文坛上不少人并不认同。从他的作品来看,木心确实与其他大师有些不同。
木心有些作品很好,特别是他文字间流露出的清雅意境,有一种与现代生活一河之隔的美感,比如《过去的生活很慢》。
木心的诗短小而冷峻,情感孤寂,少有温情,只有在追忆往昔的文字中,才闪现出难得的深沉柔情,这大概与木心不幸的人生经历催生了这种文风有关。
《荒野一棵树》是木心为自己写的一首诗。《荒野一棵树》这首诗的题目就给人一种荒凉、空虚、孤独的感觉。对于诗人木心来说,“荒野”是他生活的背景,“一棵树”是他顽强不屈性格的产物。诗人把自己比作“荒野一棵树”,既悲凉又不屈!
这是一棵“老树”,枝条如同“枯枝”;但它的“枝干细长茂密”,枝叶纤细茂盛。从树下仰望蔚蓝的天空,让人有种头晕目眩的感觉。
“身后的蓝天其实就是死亡”,这两句看似很难理解,其实读完下面的文字就能明白。这两句的意思是:树的背后是蓝天,老树的未来就是死亡。因为这首诗是自我隐喻,所以也可以理解为:树的背后是蓝天,老树的未来就是死亡。这是对老年的隐喻。
“唯有天晴/蓝/枯枝才清晰”,背后湛蓝的天空让树木的枯枝显得更加清晰,背后的死亡也凸显了诗人不屈不挠的意志。只有这样去理解,才能真正理解诗人《欲老一剑》的情感表达。
“一棵/冬天的树/别的树有鸟巢/黄丝带,断线的风筝/我/没有”,这是一棵屹立在冬天的树,也是诗人行走在暮年的自我隐喻。他孤独,没有任何束缚,却也没有任何束缚。他独自站在荒野中,孤独而又不屈。
全诗运用了象征手法,短短的文字背后,是深深的哀痛,贯穿其中的是一种精神,一位令人尊敬的老人。
结尾
致我的诗人朋友们
《诗歌周刊》(原《0596诗刊》)平台是现代诗歌的原创平台,这里有喧嚣人潮中沉浸沉思的炽热灵魂,在这里可以描绘一个人旅途的壮丽风景,可以抒发复杂真挚的情感记忆,可以展现诗歌探索中的独特历险,可以抒发对故乡炽热而深沉的眷恋,可以交流冷静而扎实的历史反思。
本平台以当代诗文引领诗意文化,以诗会友,立足闽南,连接世界。本着优质推送、优质高薪的原则,现向诗人、作家征集作品,欢迎现代诗、散文诗、现代抒情诗、诗剧、新诗批评、诗学评论等优秀作品投稿,请附上100字左右创作简介及近照,我们将对优质作品进行奖励,期待您的光临、参与、指导!
投稿邮箱:
主编:任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