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关注”,方便您随时获取系列优质文章,也方便讨论分享,谢谢支持~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位于北京八宝山的八宝山革命公墓是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是领袖、英雄、烈士的最后安息之地。
八宝山革命公墓虽然经常向公众开放,但对于大多数没有去过的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很多人对它知之甚少。
比如八宝山一号墓,传说墓主人是毛主席;再比如八十一号墓,墓面积很大,墓主人肯定是位大人物;还有一座无名墓,无名墓碑周围苍松翠柏,推测墓主人肯定是位大人物。
其实这些传说大多是杜撰或虚假的,因为八宝山革命公墓之所以被定义为“革命公墓”,是因为里面埋葬的都是在不同时期在中国革命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物。
在革命面前人人平等,英雄的墓地又怎能按照职务、历史地位来排列呢?因此,这些杜撰出来的传说虽然能提供一些线索,但却不可信。
那么如果八宝山革命公墓里的棺材编号不是按照位置和身份排列的,那么按照什么规则排序呢?另外,神秘的1号墓主人到底是谁?而面积最大、据说来头很大的81号墓主人又是谁呢?
最后,还有一座没有墓碑的无名墓,它的主人是谁?
神秘古墓一号
在我国民间有一个普遍的传说,八宝山公墓一号墓的主人就是我们尊敬的毛主席,因为他是开国的伟大革命家,是指引党和国家方向的领袖。
相传二号墓的主人是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周总理,他的墓穴被安排在主席的旁边,是因为他和主席生前关系十分亲密,两位领导人不仅是革命同志,更是一生的知己,生前和死后都相伴而行。
对于这些看似有理有据、有据可查的传说,我们只能一笑置之,虽然两位伟人、领袖的历史地位确实很高,对党和国家的贡献不容置疑,但革命公墓其实并不是按照这个来排序的。
其实,由于革命公墓的性质,陵墓中埋葬的革命英雄并不是按照职务大小、历史地位大小排列的,而是按照逝世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因此寿命相对较长的毛主席、周总理其实排得很晚。
至于一号墓的神秘主人,其实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开国领袖,其历史地位和革命功绩几乎与毛主席、周总理齐名。
他从大革命以来一直是我们党的中流砥柱,在以后的二三十年中,逐步成为党中央领导小组的核心,成为建国时期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成为伟大的革命英雄任弼时同志。
说到任弼时同志,我想人们总会想到他,想到他在红色影视剧中的形象。
他个子不高,但身姿挺拔,面容沉稳,略显丰腴,黑色方框眼镜下透着睿智的光芒,标志性的两撇黑胡子,让他与同样留着黑胡子的贺龙元帅关系不错。
任弼时同志是我们党的领导集体中最有功绩的成员之一,也是党的创始人之一。
土地战争时期,任弼时同志是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湘江区域革命领袖,八七会议后当选为政治局委员,是党历史上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任弼时同志逐步成为党的领导核心,是以毛主席为首的五大中央领导小组成员之一。
任弼时同志党性坚定,为人严谨,正直,年轻时就敢于同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争论,坚持事实,不肯让步,使陈独秀气得撕毁了他的意见报告。
毛主席非常敬佩任弼时同志,在领导工作中非常重视任弼时的意见。毛主席认为任弼时同志是一位军事、政治上都过硬的全面干部,所以每逢遇到难以调和的难题,他就会向任弼时请教。
任弼时与毛主席是湖南同乡,是相互信任、相互吐露心声的革命同志,任弼时也支持毛主席的工作,自始至终是毛主席的坚定支持者和追随者。
在工作中,任弼时同志是一位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任劳任怨的同志,他有一句名言:“能走一百步,莫走九十九步。”
这句话既是任弼时的人生格言,也是他的做事原则,为此,他常常不顾自身安危,昼夜操劳,劳碌至天亮不休息,也是常态。
但革命同志不是铁人,身体再好也会出病症,再加上作息不规律,不分昼夜,长期不规律的作息,让任弼时身患血管病、肺结核等十几种疾病,最严重的是脑血管病。
蜡烛烧不尽,油也会耗光,人也是一样。任弼时同志长期超负荷工作,坚持工作,开国大典后不久就病倒了。
任弼时患病后,毛主席命令他放下一切工作,安排他到北京玉泉山休养。然而建国之初,工作繁多,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任弼时怎么能坐得住呢?肩上的责任感也让他坐不住。
任弼时尽管患病,仍坚持恢复部分工作,参加会议,写报告,出访国外,接待外宾……
1950年4月,任弼时又病倒了。这年6月6日,任弼时同志带病出席了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会议开了三天。
1950年10月1日,任弼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出席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的国庆庆典。回到办公室后,他为《人民日报》撰写了一篇社论。随后,他第三次病倒了。这次,任弼时同志病得很重,因医治无效而去世。
这一天是1950年10月27日(虎年),举国上下沉浸在悲痛之中。
任弼时同志逝世后的后事由党中央领导处理,叶剑英同志担任治丧委员会委员,负责把任弼时同志安葬在刚刚修葺一新的八宝山墓中。
八宝山陵园原是国民党控制的烈士陵园,因这里山青水秀、风水宜人,被党中央规划为革命公墓,安葬革命英雄烈士。
作为任弼时生前的另一位挚友,叶帅将自己的安葬之地选在了八宝山东山顶上。这里地势开阔,景色庄严,是周边地势最好的一块地。任弼时安葬后,此处便被命名为“一号陵园”。
超大尺寸的81号墓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民间传说中被誉为八宝山革命公墓中“规模最大、最有威望”的81号墓区。
事实上,81号墓无论从面积还是具体规格上看,都符合这些虚假传说,因为它确实是整个八宝山陵园中比较大的一座陵墓,规格也不小,仿佛有着“不小的来头”。
它的主人是谁呢?其实上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他的名字了,他就是贺龙,嘴边也留着两撇小胡子,绰号“贺胡子”,和任弼时同志关系密切,是我国军队领导人之一,革命英雄,开国元帅。
贺龙元帅也是一位开国英雄,是一位为党和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军事家,也是我国开国将领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贺龙元帅一生的功绩实在太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只说说他的棺材。
贺龙元帅的棺木之所以这么高大、占地面积这么大,以致民间有传说说他的墓室这么大,是因为他“来头更大”。其实,是因为这只是一个特例。
原来,贺龙元帅1969年6月9日逝世后,并未立即安葬在八宝山,而是葬在元帅家乡湖南桑植县洪家固村祖坟。
贺龙元帅并不是不愿意葬在八宝山,而是他喜欢低调,再加上当时是特殊时期,所以贺龙特意叮嘱家人,如果去世了,就安静地葬在家乡的祖坟里,不许告诉任何人,更不许办葬礼。
因此贺龙去世后,中央领导根本就不知道,等大家意识到不对劲的时候,这位元帅已经被家人安葬了。
直到特殊时期过去,中央才有人提出将贺龙元帅墓迁葬,最终将其葬于八宝山,安葬日是1975年6月9日,也就是贺龙元帅的忌日。
因为后来贺龙被葬在八宝山,为了给予他最大的荣誉,他的灵柩和陵墓都建造得规格很高,只为表达对这位革命英雄最崇高的敬意和无限的怀念。
青山有幸埋葬忠骨,留住英雄英魂于人间。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都会举办红色公共追悼会。
无名烈士墓
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八宝山都会举行公众祭扫活动,墓地里人山人海,前来祭扫的有功臣后代,也有烈士遗孀。虽然人很多,但大多保持沉默,表情庄严,扫墓散墓,祭扫有序。
除了瞻仰任弼时同志和贺龙同志之墓外,最受后人瞻仰的便是一座无名墓碑。
这块墓碑所在的墓地面积比较宽阔,四周苍松翠柏,还有一块用汉白玉雕刻的功德碑。最显眼的还是墓碑。碑上没有名字,也没有照片,只是一块孤零零的石碑。
之所以这是一座无名墓,是因为墓碑下长眠的人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群没有名字、无法查明过去的人。
他们都是革命时期在各个战线上做出牺牲的地下革命工作者,如地下党员、情报人员、政工干部或者联络员。
他们人数众多,形形色色,为了共同的信仰和目标,做着各种危险的工作,常常面临死亡的威胁,但他们无所畏惧。有的人牺牲在不为人知的地方,由于条件有限,我们甚至无法找到他们的遗体。
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开国大典的辉煌,都和这些无名烈士有关,所以,为了纪念、缅怀这些无名英雄,国家才会建立这样的无名公墓。
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但你们的功绩将永垂不朽。亲爱的烈士们,看看今天的国家和盛世,这是你们所希望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