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春季,由于一桩凶案,江苏盱眙警方偶然破获了一个盗墓集团。据涉案人员交代,一座位于大云山脉的古代墓葬,吸引了考古学者的关注。南京博物院随即组建了专业队伍,由时任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李则斌担任负责人,正式进驻大云山,着手进行墓葬的初步调查工作。
李则斌(左)在发掘现场
未曾料到,考古人员一进入大云山脉,便获得了令人振奋的发现。原来,这座山脉中并非仅有一个位于龙塘水潭下方的墓葬。环绕龙塘区域,还散布着十几个规模不一的墓穴,共同构成一个宏大的陵寝区。该陵寝区的东边,尚存有道路遗迹和阙台基址。测量结果显示,整个陵寝区的占地面积高达25万平方米,换算成面积单位,相当于大约35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广阔。
墓葬群航拍图
究竟哪位诸侯王具备建造如此宏伟陵寝的财力呢?考古人员正百思不得其解之际,某个细微之处让在场众人精神一振。经李则斌仔细辨识,他在大云山巅散落的汉代碎瓦中,辨认出两个文字,即东阳二字。
东阳古城地处盱眙县附近区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研究人员在该地发掘出知名的“东阳城遗址”。西汉朝代中,东阳具有显著的历史地位。汉武帝刘彻的最初皇后陈阿娇,便是东阳人士。刘彻为迎娶陈阿娇,曾公开表示:“如果陈阿娇成为我的妻子,我将建造金屋来安置她”。这位陈阿娇,正是“金屋藏娇”典故里所指的“娇”。
影视作品中的汉武帝与陈阿娇
此刻,考古队发现在大云山上的陵寝,与“东阳城遗址”相距仅两公里之遥。依据汉代墓葬通常围绕都城建造的惯例,此墓的主人或许与东阳存在某种关联。
李则斌与汉墓平面图
发掘任务完成后,在得到国家文物局许可后,南京博物院决定对大云山的汉代墓葬进行紧急发掘工作。为了迅速查明墓穴主人的身份,李则斌决定优先对龙塘区域中规模最大的1号墓展开作业。在对龙塘进行清理的过程中,考古人员意外在一两米深的土层中发现了唐代和宋代的器物。这一发现表明,这座汉代墓葬早在唐代和宋代就已经遭到过盗掘。
发掘现场
获知这个消息后,考古队员们都感到非常沮丧。就连先前信心十足的李则斌,也变得忧心忡忡。如果继续这样发展,很可能整个墓穴在古代就已经被盗墓者彻底掏空。考古发掘工作在紧张进行中,队员们没有任何松懈。很快,1号墓的墓室被成功打开,然而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愿目睹的情景还是出现了。整个墓室内一片狼藉,甚至棺盖都被拖动了将近十米远。
墓道
眼前的景象,让李则斌感到十分难受。他明白这个25万平方米的庞大陵园中,作为核心的1号墓地位极为关键,一旦它被彻底盗走,整个陵园的价值将受到极大影响。
被破坏的墓室
此时此刻,一名观察力敏锐的考古工作者在主棺周边区域,偶然有了新发现,使众人重新感受到激动之情,原来在距离墓穴底部大约三米的高度,考古工作者在几处木结构缝隙之间,意外地找到了属于金缕玉衣的碎片。
玉片
金缕玉衣也被称作金缕玉匣,一件完整的金缕玉衣需要两千多片玉片和大量金丝来穿缀,是极为罕见的艺术珍品。古人认为玉能够使尸身不朽,并且将玉视为尊贵的礼器和地位的标志。所以在汉代,它是等级最高的葬仪服饰。
金缕玉衣
那是1968年,河北满城的中山靖王墓里发现了一件金缕玉衣。这件玉衣的出土,让全世界都为之震动。玉衣的制作工艺非常高超,而且现在能够见到的数量非常稀少。到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总共才出土了二十多件这样的玉衣。
大云山汉墓里,究竟是哪位王侯享受了这种厚葬,穿着金缕玉衣入土?西汉年间,东阳地区有哪些王侯能够获得身穿金缕玉衣的待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明天的“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