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双凤公墓官网

墓园地址:双凤镇204国道凤北路交界口

官方热线: 400-118-088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118-088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双凤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浏阳日报与浏阳网,传递本地资讯的重要平台

发布时间:2025-10-04 16 浏览: 45

多位作家学者潜心研究谭嗣同

一百二十余年以前,浏阳的谭嗣同为了寻找中华民族的出路,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六十年光阴过去,他生平事迹的详细记录终于问世,这算是对他最恰当的缅怀方式,毕竟他一生颇为传奇,值得后人铭记。纵观以往,探讨谭嗣同的学者们以及他们取得的成就已经相当丰富,然而关于他生平的年谱却只有三种版本,分别是谭氏家族后人谭训聪编写的《清谭复生先生嗣同年谱》,杨延福撰写的《谭嗣同年谱》,以及王夏刚在《谭嗣同与晚清社会》一书中作为附录补充的年谱篇章。

座谈刚开始,浏阳市谭嗣同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任伶俐说明了该会成员张维欣编写的《谭嗣同年谱长编》的撰写过程和出版事宜。这部包含44万字的作品,对谭嗣同所处的时代环境、个人经历、家族背景和交往朋友等进行了细致梳理、深入分析以及严谨考证,描绘了谭嗣同短暂却极不平凡的一生,同时也阐明了谭嗣同思想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路径。

有人会相信京城漂泊之人,独自前往边远之地赏月吗,2016年,浏阳市谭嗣同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浏阳作家彭晓玲,通过实地探访与文献研读相结合的方法,深入了解谭嗣同的事迹,她先后到访北京、上海、武汉、天水等地,追随谭嗣同生活与奋斗的路径,历时四年,最终创作出二十三篇总计四十八万字的历史散文,并将这些作品汇编成集,命名为《寻访谭嗣同》。最近,她创作的谭嗣同题材长篇历史小说也即将完稿。

谭嗣同的人生历程十分短暂,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出现在一个非同寻常的时期,扮演了非同一般的角色。他的一生,开头和结尾都定格在浏阳会馆……彭晓玲对谭嗣同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在广泛涉猎与谭嗣同有关的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她也特别关注了谭嗣同的诗词以及年谱中记载的与他相关的地点。座谈会上,彭晓玲介绍了很多谭嗣同在浏阳会馆的资料,还从不同角度剖析了“两个特别”的内在联系。

多次前往浏阳,对家乡“资源丰富,矿产优质”深感骄傲,称其为“东方小瑞士”,还为其道吾山、枫浆桥等著名景点题诗;为浏阳夏布撰写《浏阳麻利述》,为《浏阳土产表》撰写序言,大力宣传浏阳矿产,创作诗歌歌颂菊花石砚……在谭嗣同的诸多历史事迹中,他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显而易见。

谭嗣同在北京诞生,他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大部分光阴是在外地度过并接受教育,然而家乡浏阳对他的塑造作用十分显著,浏阳深刻地左右了他的成长历程,而他对于浏阳怀有深厚的眷恋,并且对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刘正初担任市档案和地方史志学会的负责人,并且兼任浏阳市谭嗣同文化研究机构的副会长他的主要讲话围绕谭嗣同和浏阳的紧密联系展开,谭嗣同堪称湖南的文化象征,同时也是浏阳极为重要的文化标志,他身上所展现的勇于创新、关注民生的理念,构成了浏阳精神的根本要素,这种精神至今仍应大力提倡。

传承

“谭嗣同”进教材进广播站

志存高远关怀社稷即为爱国之心,勇立潮头力推变革便是开拓之志,甘于奉献毫不退缩体现牺牲之意,眷恋故土体恤民众彰显卓越的百姓观念。这四点是谭嗣同最为突出的精神特质,浏阳百姓理应将其世代延续。像作家学者那样探求传承谭嗣同的品格一样,浏阳的各所学校同样将这种精神引入校园,播撒给莘莘学子。

令人高兴的是,谭嗣同的相关事迹已经出现在很多教材中,比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就收录了梁启超的《谭嗣同之死》一文,孩子们通过阅读可以体会到谭嗣同崇高的精神境界,从而加深对责任感和勇敢精神的理解。在我们学校,有一本专门讲述谭嗣同的书籍,名叫《走近谭嗣同》,它通过叙述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谭嗣同的生平事迹。浏阳一中的教师肖志坚,同时也是浏阳市谭嗣同文化研究会的成员,他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非常重视将谭嗣同的精神引入校园教育。在他看来,浏阳市可以利用相关的场馆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课后实践活动。

我们嗣同路小学是以谭嗣同命名的,学校秉承着“继承精华、与优秀者共行”的宗旨。学校的学习风气是“学习他人优点、成就自身学问”,这句话源自谭嗣同所说的“不骄傲才能学习他人优点,进而成就自身学问”。这些办学宗旨都与嗣同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核心是“学习他人优点,成就自身学问”。浏阳市嗣同路小学校长寻亮谈到,嗣同路小学一直注重融合谭嗣同等先贤的智慧精神,以及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核心内涵,来推动现代教育理念的实施,并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阶段和心理状态等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学校还倡导建立多样化的榜样体系,借助榜样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与前辈先贤的精神风范、人格魅力相伴随行,从而为学生未来的成长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十分看重嗣同精神的延续,新生入学时会先讲明校名的来历,接着讲述谭嗣同的生平事迹,还会组织大家去谭嗣同纪念馆参观。寻亮谈到,学校把宣传嗣同精神办成了具体活动,每个学期都会请谭嗣同纪念馆的老师给全校师生讲一讲学习嗣同精神的意义。学校广播站设有“嗣同之声”栏目,另设“嗣同故事”专栏,专门收录并传播谭嗣同的相关事迹,每周定期向全校师生播报。每年在谭嗣同诞辰、清明节等特殊日子,师生们会采用多种方式缅怀谭嗣同,期望借此弘扬嗣同精神,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操。

知多点

了解谭嗣同生平与精神可到浏阳五个地方

谭嗣同在戊戌变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同时也是近代民主发展和社会剧变中的代表知识分子,他的经历、观念以及精神都具有突出的当代意义和历史价值。在浏阳,认识谭嗣同的地点有五个,分别是:道吾山西路189号的市博物馆,北正南路101号的谭嗣同故居,才常路89号的谭嗣同祠,荷花街道嗣同村的谭嗣同墓地,以及浏阳一中内的算学馆。谭嗣同的故居和墓祠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的对象,谭嗣同纪念馆是湖南省最早认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根据市博物馆副馆长任伶俐的说法,这五个纪念地每年迎来游客八十万次。统计显示,谭嗣同纪念馆过去三年间,每年平均有将近四十万的访客到访,每年接纳的团体数量超过一千二百个。

市博物馆还深化与学校的合作,常常组织主题教育活动进入校园,先后到浏阳一中、荷花中学、浏阳河小学等中小学开展近一百场讲座,参与学生超过八千名。谭嗣同文化研究会则持续举办吟诵谭嗣同诗作、缅怀谭嗣同事迹、探讨谭嗣同与维新运动关联等特色项目,全方位多维度弘扬谭嗣同的崇高精神。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118-088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118-088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