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国一些城市不断出现“天价墓地”现象,其中一些墓地价格甚至突破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据媒体报道,近期北京、上海、云南、广西等地的墓地价格也持续攀升,许多人对购买墓地的高昂费用表示无奈。那么,在成都,是否也存在类似的高价墓地呢?
4月7日,四川观察记者深入成都北郊公墓区域进行采访,通过和多位从事殡葬业务的商家交谈,得知在成都,尽管确实存在价值数十至数百万元的墓地,但市面上更多的是价格介于一万至数万元的标准墓地。商家们指出,随着时间的发展,可用于公墓园区的土地日渐减少,而民众对墓地的需求却持续旺盛,这导致供需关系发生变动,进而使得墓地价格出现上升。尽管如此,商家们普遍认为,墓地价格并未高到让普通百姓难以承受的程度。
给高价墓地“上锁” 为生态殡葬“开窗”
关于公墓价格的问题,成都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的副处长王剑平指出,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公墓价格过高,实际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公墓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商业性质的公墓,另一类则是公益性质的公墓。公益性墓地由发改委负责定价,成都地区的核算价格普遍未超过两万元,大多数情况下价格在几千元左右。相较之下,经营性墓地除了管理费用外,其余价格由市场调节,从行业管理的立场来看,民政部门认为当前经营性墓地价格相对较高。
因此,民政机构亦在应对此类状况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各区域市县原则上需新建或扩建一座公益性质的墓地,旨在调整墓地价格,减轻民众的安葬成本;另一方面,持续引导公众更新传统观念,完善相关政策,提升民众对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的认同感,以节约土地和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