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报道,自季羡林先生的故居遭遇盗窃事件至今已有三年多,而自案件开庭审理后,两名被告人的取保候审期限也已届满超过两周。近日,王如的辩护人透露,检察机关已经撤回了针对王如的起诉,他现已重获自由。
检方否认撤诉,法院表示“没听说”。
案情 被告人始终不认罪
2009年12月16日,季羡林的长子季承向警方报案,指出位于北京大学朗润园13号的季羡林故居遭遇了盗窃事件。
五日之后,海淀警方发布消息,指出涉嫌犯罪的季羡林管家方咸如以及季羡林秘书李玉洁的侄女王如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指出,2009年12月15日晚上8点左右,方咸如在王如的教唆下,以破窗而入的手段潜入季羡林先生的住宅,暗中盗取了包括书籍、塑像在内的众多物品。鉴定结果显示,这些被盗物品的总价值高达333万元。当王如得知受害者报警后,便与方咸如合谋,将偷来的财物转移至别处进行藏匿。
2011年5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案。
在庭审过程中,王如面带笑容地走进法庭,他昂首挺胸,手指优雅地翘起,步伐轻盈如同猫咪,这一系列动作引得旁听席上众人纷纷发出感慨之声。
王如表示:“尽管我被迫站在被告席上,遭受了不公正的指责,为了捍卫季老的遗产而蒙受委屈,但我心无怨言,毫无悔意。即便未来再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我依然会选择勇敢地站出来。”
方咸如亦表示:“那些举报我们的人,季老(即季羡林)已有13年未曾允许其踏入家门,自那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守护季老的名誉与财产安全。”
在辩论过程中,控方与辩方就被告人的行为究竟是非法挪用资产还是正当的财产保全、是涉嫌刑事盗窃案件还是涉及遗产纠纷,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此案庭审后,迟迟没有宣判。
在2012年的春节假期期间,王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确认,她和方咸如已获得取保候审的待遇。
进展 承办者否认撤诉
昨日,王如的辩护律师裴愚透露,自2011年5月法院首次开庭以来,庭审活动便未曾再启动,而法院已为两名被告人办理了取保候审手续。直至今年2月17日,为期一年的取保候审期限届满,检察院决定撤回起诉,以此结案。至于王如是否将提出国家赔偿,将由她本人自行决定。她内心积压了诸多委屈,自取保候审以来,她一直忙于整理季老的手稿。
倪泽仁作为方咸如的辩护人指出,方咸如自取保候审以来,一直居住在安徽的农村家中。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被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其期限最长不能超过十二个月。然而,截至目前,法院尚未明确告知是解除取保候审、将其收押,还是宣布其无罪释放。
昨天,负责此案检方的主管人员明确表示否认,自上次取保候审以来,法院那边一直未有任何音讯,我们这边也在耐心等待,然而截至目前,检方并未提出撤销诉讼的申请。
北京市一中院的相关人员透露,该院刑事审判庭及负责该案的法官均未听闻相关情况。
追访
控辩审对案件定性等存争议
接近季羡林故居盗窃案件的司法知情人士指出,案件之所以迟迟未能解决,一方面是因为国学大师季羡林本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控辩审三方在盗窃行为的认定上存在较大分歧,对于案件性质的界定以及证据的完整性等问题上,各方意见不一。
内部人士透露,检方始终认为涉案文物在案发前已进行过清点和移交,并处于季羡林之子季承的合法控制之中。然而,涉案的两名被告人却对此置若罔闻,即便在得知被害人报案后,他们依旧执意转移和隐藏涉案物品。不论被告人是出于出售、收藏、解决争端还是保护遗物等目的,都无法改变他们非法占有的事实。然而,王如、方咸如以及他们的辩护人主张,被告人的所作所为充其量只是擅自将暂时存放在季羡林住所的财物进行了转移,这并不构成盗窃罪行。因此,应当依据民事法律来处理此事,而不应依照刑事法律来追究其刑事责任。
检方撤诉后可建议重新侦查
《刑事诉讼法》的修订版并未提及撤回起诉的内容,庭审结束后,审判团会对案件进行讨论,并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断。然而,在随后的《最新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中,明确指出,在法院宣判之前,如果检察院发现案件不存在犯罪事实、犯罪行为并非由被告人实施、证据不足或证据变化导致不符合起诉要求等情况,有权决定撤回起诉。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程雷在讨论刑诉法修订时指出,对于决定撤回起诉的案件,检察机关必须在撤回起诉之日起三十日内做出不予起诉的判定。若案件需要重新调查,检察机关应在作出不予起诉决定之后,将案件材料退还给公安机关,并建议对方重新开展侦查工作,同时需以书面形式阐述相应的理由。
程雷指出,尽管从表面上看,被告人在撤回起诉和宣判无罪后重获了人身自由。然而,对于撤诉的案件,侦查机关揭露了新的情况或证据,这使得那些已经重获自由的被告人有可能再次成为被调查的对象。
季承:被告人一直“喊冤”
前日,季羡林的儿子季承在通电话时,听闻王如重获自由的传言,他立刻露出了笑容。
季承提到,自王如去年春节期间获得取保候审以来,法官和检察官特地前往其家中了解详情,并有人进行了记录。他们还承诺将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处理案件,只是当时考虑到案件的具体情况,不得不为被告人办理取保。去年五月,王如曾致电邀请季承共进晚餐,但遭到了拒绝。随后,季承得知,王如一直在业内宣称自己遭受了冤屈,如今重获自由。
季承提到,那起所谓的“盗窃案”中扣押的所谓“赃物”,司法机关在开庭之前就已经全部归还给了他。在去年,他举办了一场拍卖会,将所得款项中的一部分分给了季家的另一位继承人(即他的姐姐的孩子),而自己则保留了一部分,这部分资金未来有望被用来筹备设立“季羡林奖金”。
据相关消息,季承已将北京大学告上法庭,索要包括季羡林文物的字画在内的577件作品,涉案金额高达1亿元人民币。目前,此案正处于一中院待正式受理的阶段。
昨天,记者未联系到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