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罗子伟、李可可、刘亮)这个春节,玉神齐聚黄陂盘龙,讲述4000年前文明的精彩故事。
2月1日,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馆推出“玉神——石家河玉文化特展”。石家河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在这里一一呈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跨越时空汇聚在一起。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副主任李奇表示:“我们在过年期间推出了今年的大型展览,这是纪念石家河遗址发现70周年的综合性展览,重点关注石家河遗址发现70周年。”石家河玉文化对长江中游的影响。
石家河玉器数量众多、造型精美、寓意深刻,改写了我国玉文化发展的历史。
此次展出的玉器包括全国21家文博机构的精品文物共172件(套)。神秘的玉人、飘逸的玉鸟、灵动的玉虎、大象般的玉蝉,都体现了石家河人非凡的创造力。
今天的人们在这里可以静静地感受到古人对祖先和神的信仰以及对自然生物的敬畏。
参观者杨子涵说:“我被这些玉石震惊了!玉石是脆弱的,但历史是永恒的。这些带有人脸和兽面的玉石,历经四千多年,如今又展现在我们面前,博大精深,让我感到自豪。”我们祖国的文化。”
惊天动地
从石家河遗址的惊人发现开始,讲述石家河玉器的文化背景和形态。
玉连体双头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谭家岭出土9号瓮棺
天门市博物馆藏
玉牙神面牌
湖南理县孙家岗遗址149号墓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雕刻玉石祈福
展示玉石制作工艺,介绍玉石在祭祀和墓葬中的用途及其背后深刻的精神信仰。
开雕凤形玉佩 开雕龙形玉佩
湖南理县孙家岗遗址14号墓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圆雕玉鹰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谭家岭出土9号瓮棺
天门市博物馆藏
瑶玉的产地
追溯文化的源头,追随其辐射周边的步伐,窥见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背景。
玉神头像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谭家岭出土9号瓮棺
天门市博物馆藏
人首蛇身玉佩
河南光山宝相寺黄君猛夫妇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玉神面
山西曲沃杨提石金侯墓一号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石家河玉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游客张文军说:“今天我带了相机,想把这些精美的文化记录下来,让朋友们了解,让我们一起传承中华文化。文物的保护和传播,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接力。” ”。
石家河遗址于1954年首次发现,位于湖北天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5900至3800年前。它是长江中游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大型新石器时代聚落中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遗址。
后石家河文化以玉器最为著名,其玉雕技艺达到了史前东亚的最高水平。它为中华文明的形成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发人深省。
本次“玉神——石家河玉文化特展”为收费展览。门票价格30元/人,优惠票价20元/人。展览时间为2月1日至5月19日。
春节期间,“玉神”石家河玉文化特展也将照常向公众开放,为广大市民送上龙年美好祝福。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副主任李奇表示:“春节期间我们将在正月初一至初九正常开放,欢迎大家来博物馆参观。”一起庆祝新年,一起过新年。”
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馆打卡
“玉神”新年特展
让龙年过年增添文化气息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乃至世界重大事件。不仅为用户提供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新闻、实用便捷的资讯,还推出了掌报阅读、报道、学习、在线互动等一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