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双凤公墓官网

墓园地址:双凤镇204国道凤北路交界口

官方热线: 400-616-795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16-795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双凤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武则天的墓碑上为何没有字?

发布时间:2024-09-16 20 浏览: 32

“唐高宗的墓碑上写满了文字,但人们并不关心;武则天的墓碑上却是空白的,但不知道有多少人驻足观看、思考。”

记得我读高中的时候,有一篇作文题目是“谦虚”,语文老师教我们这样写,她说最好引用这个例子,这样容易给考官留下深刻印象。其实也确实如此。陕西乾陵的无字碑举世闻名,稍微了解武则天的人都知道有这块墓碑。武则天是一位女皇帝,身份比较特殊,无字碑给她增添了不少神秘感,更加勾起了人们的兴趣。

关于无碑石的历史谜团有很多:

什么时候成立的?

站着的人是谁?

为何沒有字?

千百年来,人们众说纷纭,没有达成共识。

破解无字碑之谜最大的难点是什么?唐代史书中,没有无字碑的记载。迄今为止,最早的记载是北宋《长安志》,其中说乾陵“有于阗国所赠无字碑”。正是因为唐代史料的集体沉默,给后人研究无字碑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所以现在也没有定论。之前大家接触到的结论,无论是电视上看到的,还是专家说的,基本都是猜测,并没有权威的证据给出答案。

武则天墓碑在哪_武则天墓碑为什么不刻字_武则天的墓碑

既然是猜测,当然要更符合实际、更合理。武则天死后已一千多年,她不能亲口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但无字碑至今还矗立在乾陵。通过观察实物,我们应该能得到一些线索。虽然唐代史料中没有提到无字碑,但确实提到了述圣记碑和乾陵,这也是我们推断的依据。

给无字纪念碑做一次“体检”

首先我们来看看无字碑的碑座。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碑座是方形的。但是,根据《唐会要》记载,“碑制,五品以上,碑为龙首龟座,顶不高九尺;七品以上,碑为杖首方座,顶不高四尺。”“福”是指碑下的石座。高级官员的碑座为龟座,中级官员的碑座为方形。无字碑和圣人记碑的碑座为何也是方形的?难道皇帝和皇后只能享受中级官员的待遇?

武则天墓碑在哪_武则天的墓碑_武则天墓碑为什么不刻字

(无字纪念碑)

武则天墓碑在哪_武则天的墓碑_武则天墓碑为什么不刻字

(圣人纪念碑)

《唐会要》中记载的另一件事揭开了答案:开元二年,唐玄宗命其叔父窦希观为景陵立碑,墓主人为李隆基的母亲窦昭成皇后。李隆基为了表孝,打算让韦直古宣旨,中书侍郎苏衍撰写碑文。苏衍认为不可行,劝告道:“帝后无神道之碑,近来武则天尊崇家族,不敢称其为碑,乃刻以记圣录,且不依古人,为非法。若独修景陵,则陛下先祖之陵,后必修之。”

苏岩说,自古以来,帝王皇后的陵墓前一般不立碑。武则天为高宗立碑,是创新,但她不敢说是神道碑。既然是创新,当然可以按规矩办事。帝王和官员的标准可以不一样,对官员来说,龟座比方座更尊贵。但对皇帝来说,就不一定了。通常神道碑是放在神道正中的,碑文也会注明是神道碑文。比如昭陵马周的墓碑上,就有许敬宗亲笔所写的“唐前朝书记马公碑”。武则天为高宗立碑、撰文,违反了惯例,所以只刻了“述圣记”,没有“某某皇帝之碑”。两碑的位置也与官碑不同,述圣记碑在神道北端西侧,无字碑在东侧,都没有放在神道的正中。

武则天的墓碑_武则天墓碑为什么不刻字_武则天墓碑在哪

(碑首无字)

武则天墓碑在哪_武则天墓碑为什么不刻字_武则天的墓碑

(碑首)

抬头望去,那里是无字碑的表面,该刻字的地方是空的,没有发现任何被人为抹去的字迹,说明从头到尾都没有刻过字。虽然没有字,但是刻字的方格却在那里。有研究者发现,无字碑的正面布满了4.5厘米的方格,从上到下84个方格,从左到右44个方格,84×44=3696个,也就是说,至少准备刻上三千多个字。这是什么意思呢?说明无字碑最初建造的时候,就打算刻字,但是最后因为其他原因放弃了。无字碑可以刻上三千多个字,那么李贽的《述圣记碑》呢?据考证,该碑共46行,每行字数不一,刻有约5000余字。相比较而言,武则天无字碑的字数要少一些。

无铭碑上方左右两侧,各有四条盘绕的龙,共八条,象征真龙皇,龙下之“升龙图”,更可说明此一寓意。

说完了细节,我们再来看整体。无字碑是个庞然大物,由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据乾陵景区给出的数据,它高8.03米,宽2.1米,厚1.49米,重98.8吨。对应的书圣记碑高7.3米,宽1.86米,重约90吨。它由五块方形石块拼成,加上碑盖和碑座,一共7块石块,所以叫“七节碑”。“七节”即“七星”(日、月、金、木、水、火、地),寓意高宗皇帝的文武功绩如同七颗星辰照耀人间。

是谁树立了这座无言的纪念碑?

从高度、宽度、吨位上看,无字碑都超过了述圣记碑。九龙图案意在凸显武则天的皇权,告诉人们武则天是权力最高的皇帝,是高高在上的皇后。高宗墓碑上的《述圣记》是武则天亲笔所写,是她写成后,中宗李显临摹的。无字碑上的方格数量虽然远少于五千,但也已经不少了。比如李治亲笔所写的《李纪碑》和《孝敬皇帝瑞德记》,都只有两千字左右。其中一位是太子,死后被谥为皇帝;另一位是一品大夫,任司空。结合以上情况,特别是九龙图案的高度和无字碑,我认为无字碑是武则天生前为自己所作,时间应在圣历元年至神龙元年之间。

高宗刚去世的时候,武则天并没有打算葬在乾陵,如果皇后死在皇帝之后,就得另找地方修建陵墓,不然皇帝下葬之后,地宫大门关不上,得等皇后。但皇帝的地位显然比皇后高,怎么能让地位高的人等地位低的人呢?二十多年后,武则天临死前留下一道圣旨,要废除自己的帝号,自称大圣皇后则天,葬在乾陵。李贤同意了,但钦差大臣严善思却反对。其中一个原因就是,

“我还听说,乾陵元宫大门是用石头封闭的,石头之间的缝隙铸有铁铸,以防万一。现在若开陵,大门必定要雕凿。不过神道玄妙,若是动员民众加紧修缮,恐怕会令不少人大吃一惊。而且若是再开一扇门进入元宫,神位在历代埋葬时就已经预先确定,如今改了,危害就更大了。”

乾陵地宫用石门封闭,石门缝隙中填满铁水,极其坚固。如果从其他地方开辟道路进入,会惊扰到先帝。这说明唐高宗下葬后,地宫就封闭了,防盗措施到位。如果不是为了陪葬武则天,原则上不会再打开。这也间接说明武则天最初是没有陪葬打算的。

武则天墓碑在哪_武则天的墓碑_武则天墓碑为什么不刻字

圣历元年,武则天干了一件大事,她听从狄仁杰的建议,把庐陵王李显召回,重新立为太子。这一举动意味着武周灭亡,大唐复辟只是时间问题。继任者已经确定,年迈的武则天应该会考虑自己的事,无字碑就是在这个时候立的。神龙元年武则天去世的时候,李显不太可能给她立这样的碑,因为下葬的时候,武则天已经不是皇帝了,她已经除去了皇位,是以皇后的身份下葬的。皇后的墓碑大小和重量怎么会超过前任皇帝的呢?碑顶上怎么会有九条龙呢?所以,这块墓碑很有可能是武则天在生前准备的,而她最初可能并没有打算葬在乾陵,而是想给自己修建一座帝陵。

无言的秘密?

无字碑上为何没有文字?

我们想一想,如果有文字,应该刻在什么时候?谁来写?墓碑应该先介绍死者的生平,然后祭奠死者,歌颂他的功绩,展现他的丰功伟绩。既然是一生,至少应该写上生卒年月,何年何月生,何年何月死,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生死。墓碑可以提前做好,格子可以提前画好,但碑文只能死后才写,不然怎么写死时的时间。我们再看写碑文的人。太子李弘死后,高宗为其写了《瑞德志》。高宗死后,武则天写了《圣人志》。武则天被封为嵩山,亲自撰写了文字。如果无碑文的碑上有文字,很可能是唐中宗李显为其母所写的碑文。李现为什么不写呢?

有人说武则天任用酷吏,杀害皇帝的孙子,大兴土木,罪孽深重,她真的没有什么功绩可以记念。这显然是不对的。武则天在位期间,虽然上层政治斗争激烈,但国家总体稳定,没有乱象,人口不断增长。她鼓励农耕养蚕,大兴水利,选拔人才,虚心纳谏,开创开元朝,统治贞观朝,她真的没有什么功绩可以记念。

有人说,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绩太大,无法用文字描述,所以特意告诉儿子不要写碑文。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妨看看隔壁的《书生纪碑》,这是武则天亲手为丈夫所写的。她对唐高宗评价颇高,说李治在位时“骁勇将士多,谋士贤能”。唐高宗的功绩可以用五千字来描述,而武则天的功绩,无论多少字都无法描述。这不是对唐高宗赤裸裸的蔑视吗?即便武则天是这个意思,李唐后人也不能苟同。

有人说,李显原本是想写题词的,但想来想去,却陷入了深深的矛盾。该如何定位自己的母亲?一方面,武则天废黜了两任皇帝,篡夺了唐朝,还杀害了李唐皇室的众多成员。她是一个罪人;另一方面,不管怎样,她也是你的母亲。在她被赶下台后的十几年里,她本可以杀了你,但她没有,还重新立你为太子。没有你的母亲,李显哪有如今的成就?批评她,有违孝道,不合适;称赞她,又不尽人意。管他呢?我不写了!

武则天墓碑在哪_武则天的墓碑_武则天墓碑为什么不刻字

其实从当时的诏书来看,武则天虽然是被政变推翻的,但后果并没有违背她的初衷,她原本是想把皇位传给李显的。唐朝复辟之后,官方对武则天的态度不仅没有纠结,还相当积极。比如将国号由大周改为大唐,李显依然尊其母为大圣皇则天,并没有废除皇帝的称号。在登基诏书中,对其母的地位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大圣皇则天贤明贤明,贤明圣人,以先九之智,开先帝之大策。”武周王朝被视为李唐王朝的一个特殊阶段,神龙元年末,武则天病逝,被谥为大圣皇则天皇后。称号没问题,诏书也说得很清楚,在墓碑上写篇官文也没问题,她以皇后的身份下葬,就说说她当皇后的感受吧,敏感问题可以避开,这些应该不难为宫廷文人,李贤请教了他们,写篇碑文应该不难。

李显肯定武则天,背后有政治目的,符合当时的朝廷形势。神龙政变是张柬之、桓彦范等宰相策划的,李显不太愿意参与。他们成功后,位高权重,功勋卓著。对李显来说,他们虽然是功臣,但也是威胁;如何对付张柬之等人?李显想到了武氏家族,他肯定武则天的地位,既体现了孝道,又获得了武氏家族的支持,借他们的手帮自己制衡功臣。武则天倒台,武三思急需新的靠山,防止被张柬之等功臣彻底清算。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政变一年后,封王的五位功臣被剥夺权力,受到排挤、打压,黯然离开长安。武则天病逝之时,正是武三思风光无限之时。

无奈之举

也有人说武则天留下遗嘱:让后人来评判她的功过。这个观点寓意很好,人们也愿意接受。有这个可能。但是没有史料证据,只是猜测而已。最后,我说一下个人的看法。我觉得不刻字是武则天的主意,但也只是无奈之举。她最初也不想葬在乾陵,想另建陵墓当皇帝。连墓碑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刻字。然而神龙政变发生了,掌权二十多年的武则天一下子失去了权力,成为了任人宰割的羔羊,里面的无奈和凄凉,和以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权力就像毒品,吸不完就停不下来。她死的时候,还是皇帝,但那是大周王朝的皇帝,一个屠杀过李唐皇室的君王。她的陵墓防盗措施能有多好?能有多大?李唐的后人又会怎么看待?如今武三思掌权,等到以后时局有变,李家的后人会不会寻仇?甚至挖开武则天的陵墓?一切都不好说。她已经没有权力了,她死后的事情,她也管不着。

武则天经过深思熟虑后,要求葬在乾陵。李家的后代或许对自己有意见,但还是尊重丈夫的,如果哪天算账,也要考虑到高宗的灵柩,不敢打扰。每年的祭祀自然是少不了的。五十多年前,如果李治不把武媚娘带回来,她早就和古佛在一起了,自己也只能孤独终老了。回到丈夫身边,也是夫妻情深意切。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一山不容二虎,一座陵墓怎能容下两个皇帝?武则天给自己安排的墓碑比高宗的还要大,放在那里不合适。为了让反对者闭嘴,武则天做了一个妥协,那就是放弃皇帝的称号,以皇后的身份葬在乾陵。墓碑还是立了起来,只是没有刻上一个字。因为让步条件,李贤答应了母亲的遗愿,将她与父亲合葬。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如果你有其他看法,也没问题。

谁会树立一座没有文字的纪念碑?

李希堂、周希武、

武则天墓碑在哪_武则天墓碑为什么不刻字_武则天的墓碑

千年恩怨,因一块泥土而起。

唐家剩下的儿子不够,

这句话的含义将永远是个谜。

现在的无字碑,其实就是一块有字的石碑,上面的字不是唐人写的,而是后人“到此一游”写的。比如王尚炯的这首诗,读起来就有一种沧桑感。上世纪50年代,乾陵的入口莫名其妙地被几个农民发现。1960年,被网友称为“铁心肠”的郭沫若请求发掘乾陵。周恩来总理指示:“好事成双,不能成大事。”或许,等到技术成熟,乾陵地宫重见天日时,无字碑的秘密就会被解开。

【发表你的看法】你认为纪念碑上没有字的原因是什么?

武则天的墓碑_武则天墓碑为什么不刻字_武则天墓碑在哪

【往期回顾】

这是#yTang#系列第 48 期

上一期的话题是:李世民为何不效仿秦始皇、汉武帝去泰山祭祀?他到底哪里错了?

【参考】

《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新全唐诗纂》、《唐会要》

【可爱的作者】

作者新浪微博/博客昵称“高胜寒1995”,更多精彩文章尽在\(^o^)/

扫描二维码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16-795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16-795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