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到清明节了。
全省各公墓,每年春分后,人们纷纷上坟祭拜祖先,一直持续到清明节前。作为甘肃省最大的园林式公墓,卧龙岗每年有多少人来扫墓?这是一个很难统计的数字。据卧龙岗公墓工作人员介绍,每年清明节高峰期,卧龙岗单日接待人数超过4万人。
“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数十万人上山,我们粗略估算,建园18年来,甘肃卧龙岗花园墓园接待游客总量接近千万人次。”甘肃卧龙岗花园墓园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如此大量的游客,给卧龙岗花园墓园的安保、交通疏导、森林防火等带来很大压力。每年这个时候,卧龙岗所有工作人员,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都严阵以待,确保扫墓高峰期不出意外。
“这些事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我们可以自豪地说,18年来,卧龙岗一直保持着清明节期间交通安全和森林防火零事故的纪录。”甘肃卧龙岗花园墓地负责人说。
防火是关键
“我们每年接待这么大量的扫墓人,还得注意防火、交通、治安等方面的隐患,能做到18年安全无事故,真的非常不容易。”皋兰县公安局治安大队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卧龙岗地处兰州市北部山区,每年清明前后是当地降雨最少、气候最干燥的时候,也是该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卧龙岗自1994年开始在这里修建公园、造林以来,十几年过去了,原本贫瘠的土地开始生机勃勃。随着引水工程的启动,卧龙岗花园墓地变得绿树成荫,各种树木交相辉映,成为兰州北山最重要的人工林区。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卧龙岗每年投入近千万元维修改造供水管道,增设喷灌设施,增加绿化面积。2011年又耗费巨资削山移土平整100余亩建设绿化苗木基地,培育适合墓园生长的松柏幼苗、藤蔓植物等应季花木,为墓园的绿化建设提供苗木。经过几十年寒暑季节的考验,树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草坪覆盖率达到90%以上,长势良好。在极其干燥寒冷的山地上,形成了独特的绿色景观。
随着森林面积逐年扩大,林区防火越来越成为园林工作的重点。“消防安全是事关大局的大事,也是卧龙岗全年的例行工作之一。”甘肃卧龙岗花园墓地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从植树节前后的育苗,到随后的一系列引水灌溉,再到后期的养护,特别是冬春季节的安全防火工作,一直是卧龙岗花园墓地的重点工作。除了配备专业的防护队伍,每年结合气候特点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并指定公司高层负责。
解决车辆拥堵问题
对于每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以上的大型花园公墓来说,安全接待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交通安全。
“每年清明节的扫墓高峰期,卧龙岗一天接待多少人?多少辆车进来?这绝不是一个小数目。”甘肃卧龙岗花园墓地负责人告诉记者,清明节扫墓高峰期,每天有近5000辆汽车进入卧龙岗。如此巨大的车流量给卧龙岗的交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隐患。
走进卧龙岗,从大门延伸到陵园的主干道全部由混凝土铺成。路面由原来的双向两车道拓宽为双向三车道,使进出陵园的道路更加宽阔、平坦。记者采访时,工人们正在对路面做硬化防滑处理;为了防止山体滑坡的发生,在道路两侧增加了护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甘肃卧龙岗花园陵园始建于1994年,从开工到现在,虽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花了不少功夫,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时设计的基础设施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尤其是近年来,私家车数量迅速增加,行车难、停车难的问题不仅发生在市区,也蔓延到了卧龙岗。尤其祭祀高峰期,经常出现堵车、无处停车的情况。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卧龙岗人民立足长远,决心下大力气,分阶段逐步彻底改造墓区道路。一期将投入360多万元,分段拓宽墓区道路,加固山体护坡。计划用3年时间,把5公里的主干道拓宽到9米以上,并开辟下坡路,分流上下车往返墓区,彻底解决车辆拥堵问题。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不仅主干道在拓宽,就连通往各个墓地的支路也在逐一拓宽,各个路口都增加了指示牌。
安全依赖于团队合作
“安全责任无小事,卧龙岗作为全省最大的园林式公墓,必须在安全方面做好表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扫墓高峰期,公墓会根据当地市民上午祭扫墓的习惯,为各个墓地安排保洁人员,中午稍事休息后,下午全体员工就会自动到各个墓地参与清扫。这样既保证了墓地的整洁,也及时消除了火灾隐患。
“经常有同事问我们,甘肃卧龙岗花园墓园自成立以来,为何每逢重大祭祀节日都没有发生过火灾事故,主要原因是什么?我笑着说,我们主要靠团队协作,每一位员工都把安全意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甘肃卧龙岗花园墓园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重大祭祀节日期间,甘肃卧龙岗花园墓园都会联合省内相关单位、各大媒体,在卧龙岗举办“文明祭祀”主题活动,目的是让利、便民、惠民、服务。
共同营造“诚信为本、优质服务、群众满意”的行业新氛围,维护群众殡葬权益,提高群众满意度;在倡导“文明扫墓、平安过节”、确保孝心感恩顺利传承的同时,确保群众扫墓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