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双凤公墓官网

墓园地址:双凤镇204国道凤北路交界口

官方热线: 400-616-795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16-795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双凤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知乎智学堂

发布时间:2024-07-23 09 浏览: 49

王充墓_王充墓_王充墓

王冲

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思想家、文学评论家。

他出身于“小家子弟”,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善于辩论,不贪图高位,不贪图富贵。晚年,汉章帝下诏招安他,他拒绝了。汉和帝永元年间,他因病在家去世。

王充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继承者和发展者,其思想以道家自然无为原则为基础,以“天”为天道观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元气、精气自然气化,构成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型,与天人相应说相对立。他在崇尚自然生死、提倡简葬、反抗儒家神化等方面表现出道家的特点,用事实印证其言,弥补了道家空谈的缺陷。其思想虽属道家,但与先秦老庄思想有严格区别。他虽为汉代道家思想的倡导者,但与汉初倡导的“黄老学派”和西汉末年民间流行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同。

其代表作《论衡》共85篇,20多万字,阐明了万事万物的相同与不同,纠正了当时人们的疑惑,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思想著作。[1]

王充墓_王充墓_王充墓

主要作品

王充生前著述颇丰,有《议俗》、《时事》、《修性》、《论衡》等,其中《议俗》、《时事》、《修性》已佚。

《论衡》一书大概成书于汉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年),存世85篇。

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衡》的“实知”与“知实”篇中。

人物评价

刘知几:“王充《论衡》《自录》中说其父、祖父不配位,为国人所轻视,答愚顽之舜为神,鲧恨禹为圣人。述说自己家史,应以立名重亲为重,若无其人,省略亦无妨。至于自傲自辱祖先,此与证其父偷羊,学其子为母扬名,有何不同?必归咎于正统,实为三千人之罪!”(《诗通·续传篇》)

王充墓_王充墓_王充墓

黄震:“是指天地孕育生命的恩典,比喻人体内生长的虱子、跳蚤,意在废除对天地一切神的崇拜。”

赵坦:“自古圣贤皆畏神”,“若行冲之说,则人生之理毁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批评它的人很多,但喜欢它的人总有”。

《四库总目》载:“至于描写他祖父的固执,他用以炫耀自己的长处,他也是很固执的。”

谢逸武说:“冲的才华,不是靠学习得来的,以前的孟子、孙卿,近汉的扬雄、刘白、司马迁,都比不上他。”

章太炎:如果汉朝有一个人,他就能摆脱耻辱。即使到今天,也没有几个人能像他一样。

王充墓_王充墓_王充墓

胡适:如果中国思想没有经过这次破坏性的批判,就不会有汉末魏晋的大解放。王充的哲学是中古思想的重大转折点。他不但推翻了儒家迷信,扫清了西汉的阴霾,开辟了东汉以后思想的新道路;而且他提倡自然主义,恢复了西汉初年的道家哲学,为魏晋自然哲学奠定了伟大的新基础。(王充《论衡》)

梁启超《中国三百年学术史》说:“王充《论衡》为汉代最惊异的批判哲学之书。”

黄侃《汉唐玄学》:“东汉之作者,必定是王充。《论衡》一书,尽毁鬼神阴阳,尽毁虚言妄语,自西京而下,此时作此书,犹如久行荆棘,忽得坦途,其乐无穷矣。”(黄侃《学杂文》)

历史记录

《后汉书》卷四十九,王充、王辅忠、常通传卷三十九》[2]

世纪后的纪念

王充墓位于浙江省上虞市张镇林岙村乌石山(今上虞张镇滨江墙山)上,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墓前立有一块高约两米的青石墓碑,上面刻有“汉代王忠仁先生之墓,清咸丰五年乙卯癸丑吉日”四个字。王充墓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原址上重建。墓不大,圆形,用石板垒砌,坐北朝南,覆土,顶覆青竹。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16-795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16-795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