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毅仁家族在中国近代史上享有盛名,荣氏家族是20世纪初崛起于无锡的中国最著名的近代工商家族。荣氏商业家族的根基,是由荣毅仁的父亲荣宗敬和荣德胜奠定的。其叔父荣宗敬(1873-1938)是一位才华横溢、足智多谋之人,其父荣德胜(1875-1952)则是一位朴实勤劳之人。经过20多年的经营,荣氏兄弟步入中国最大民族资本家的行列,成为工商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第二代掌门人荣毅仁名利双收,从1957年担任上海市副市长,到1993年担任国家副主席,书写了家族的辉煌。 毛泽东曾说,荣家是中国最富有的资本家,也是中国唯一可以真正称得上是世界富豪的家族。
荣毅仁祖父荣锡泰、父亲荣德胜均是《周易》的爱好者。据唐文治《荣锡泰家谱》记载:“(荣锡泰)通晓易学,观天人之理,得其要义,著卜筮数卷,不示人。”荣锡泰把《周易》的道理概括为“聚财则损,散财则利”的“易”,对象数之学,他一直秘而不宣。
荣毅仁的爷爷叫荣锡泰,原本只是一个富裕家庭的会计,后来做过一段时间的法律顾问,家境并不宽裕,有两个儿子,一个是荣宗敬,一个是荣德生,荣德生就是荣毅仁的父亲。
荣德胜24岁那年,父亲荣锡泰去世后,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路过西衡山陈家祖墓时,一只老虎出来抓走了他,老虎还在喘气,他便从梦中惊醒了。第二天,他找到了梦中的地方,只见水塘里有一道坎(即龙脉),威风凛凛地从顺阁山前而来,穿过坎,在尽头形成一个山洞,洞星如虎,与他的梦境相符,他十分高兴。是年九月,他请风水师周子真为他找了一个山洞,把父亲葬在了无锡惠山。
惠山位于无锡西部,有“江南第一山”之称。据《无锡市志》载,锡惠山区惠山走向西北,地质构造上属马山—惠山背斜东南翼。地层南东南向,北北东倾,岩性为泥盆纪砂岩、石英砾岩等,质地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因此山势蜿蜒雄伟,有九曲九峰,内有九坞(即侵蚀谷)。主峰有三座,第一茅峰高172米,第二茅峰高302米,第三茅峰高328.98米。第三茅峰位于北部,为无锡市最高峰。 第一、二、三座毛峰从东方开始,逐渐向北上升,呈“品”字形。从风水价值上看,惠山也可称为无锡第一山龙。
了解惠山风水,研究其龙脉性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惠山,东部有三座山峰,形似一条巨龙纵贯南北,尾高头低,东西、南北均匀分布,方圆约4公里。东部山峰稍高,有巍峨的青龙沙,宽二指,形似玖。头茅峰为外青龙沙,外有小山如玖;嶂山为内青龙沙,山势如玖。西部的汤山为它的白虎,宽二指,山势平坦,外衡山亦为白虎。龙脉从莲花山蜿蜒南下,形似巨龙吐珠。
这里,龙脉起了一点小作用。人们看到的浑圆丘陵和山脉,犹如珍珠般的小山丘,并非是龙脉形成的地方,而是风水学中经常提到的封印青龙。此地的奥秘,在于两层青龙沙之间的风水元素排列,有封有胡,没有一点浪费,这是巨龙才能做到的。而在对应的外层青龙包裹中,龙脉另有玄机。
龙要有曲,没有曲就不是龙。龙不能太直,否则就会僵硬。要看清此处的奥秘,关键是要了解龙脉“S”形扭曲的真面目。在3.6公里处,龙脉在尾部扭曲,做出非常漂亮的造型,然后甩尾向东北方向。在惠山最高峰三茅峰的南面,龙脉先向西南走,再转向东南,最后准确指向南方。荣祥就建在顺着山峰方向往下2公里的地方。
龙脉之所以远离惠山而形成,是因为水的作用。龙离不开水,游龙如果没有充足的水也难以形成。游龙结石时,水的边界决定了它的具体位置。荣象有山的支撑,但游龙能否形成、结石能否最终建立,却必须由水来决定,而洞口又由水来决定。
此洞位于衡山西南坡,群峰环抱,南临蠡湖、梁溪河,后有山,前有水,实为一处胜境。风水大师周子真言:“堪龟腾腾入海前,冰香夹蛇;紫赤绿相间,阴甲水来追。”
“天龙。位于衡山北麓慈福堂西侧,分艮、坤、丑、未,三迁初年使用。艮宫有溪水蜿蜒而出,绕甲、卯、乙、辰、巳、丙、戊、丁至象寿,折返至申。象寿上凿月池,未、丁溪上有石桥,桥下有石坝,溪水经离宫拦蓄,再灌入月池。申宫有石坝拦蓄,溪水经申宫拦蓄,再灌入月池。子、任、亥方有大池,冬季池水干涸,可见池底有形如鱼背的硬沙。来自乾宫顺国山。水塘南侧,脉体微微隐伏又隆起,折向里方向,数丈后成洞,此墓适宜穴葬。
据勘察,梅园主脉兑卦,脉外有峰。浩瀚的太湖犹如巨大的桑叶,太湖边的“丘陵”又似蚕在咀嚼桑叶。风水讲土星主财,金星主贵,所以荣氏世代富贵,与卧蚕吐丝的格局有关。据勘察,墓位在艮坤、丑未。左侧有一条小溪从艮宫蜿蜒而出,绕过甲卯、乙辰、巳巳、丙午、丁到相寿,流出坤神宫。此墓符合杨公古风水,是天赐福地。
“兄弟二人从创业以来,事业蒸蒸日上,经营面粉、纱、布等生意。二十年间,他们在无锡、上海、汉口、济南等地创办了茂信、富信等十二家面粉厂,又在上海、无锡、汉口、常州创办了六家申信纺织厂,生意庞大,名声大噪,在我国实业界几乎独树一帜。至于子女数量,哥哥有四个儿子,弟弟有七个,大旺之风水,堪称绝世。他们之所以发迹,是得益于山头真结之美,但如果没有借助气,山头之善就无法显现。五谷虽长在地上,若没有天时之助,就不能结出硕果。稻种秋冬,麦种春夏,又怎能指望有收成呢?” 所以身体和机能都好,才能旺运。”此洞为元空五行,三条青龙向上排列,灵星在相寿,得月池、溪水之水。四青元气在坎宫。池上所谓圣旺之地,越动越吉。有了这二吉祥之物,三运功名利双收。照旺气,财运旺,名声大振。荣俊德生当过省议员、国会议员,在坎宫,一池水。五黄零神在离宫,存溪水。巽宫自带水,还值一白吉祥之神,扶持相寿。此四吉祥之物之势,适其旺运更旺。 四福互换,则相寿三青衰,坎池转旺,离涧转零生,可见福气长远,山上三青龙排列于相寿,四青于真涧,五黄于巽涧,一白于离涧,四吉祥皆集,宜其人丁兴旺。”
由于风水好,荣氏家族的祖先在1900年后就埋葬于此,形成了家族墓地。为了保护墓地,荣氏兄弟后来买下了附近的几座山丘,并修建了梅园。埋葬之后,荣氏兄弟的事业也顺风顺水,二十年间,荣氏兄弟成为面粉大王、棉花大王,家族迅速壮大。
此墓地是荣德胜先生自己选择的,他对传统风水学很感兴趣,晚年时与风水界的朋友多次游历身边的诸多青山绿水,最终选定此处作为自己的安息之地。
荣德胜先生曾向人讲述过他为何选择此处。他说:“这座顺柯山形似一头背北面南蹲伏的雄狮,此处正是狮颈上挂着的金钟,左边有一条青龙,右边有一只白虎,前面两山之间有一汪明亮的湖泊,离家近在咫尺,实属不易。”近看山势,顺柯山南坡近乎平坦,分为三支,荣德胜先生的墓地在中间的支脉。这一支脉比较宽阔湿润,所以形似狮头;左右两支脉又窄又长,犹如狮子趴在地上的前腿;随后,三支脉合二为一,恰如巍峨的狮颈背。在狮颈上挂一口钟,是声名远播的象征。
还有一次,荣德生先生在一场降雪后登上梅园念曲塔,欣赏雪景。他向北望去,雪山皑皑,大地白茫茫一片。他发现北边的顺克山脚下有一块独特的绿色地带,便想去那里考察一番。果然,由于这个地方背靠险峰,两边有斜坡保护,不受寒冷的西北风影响,而南面却面临梅园虎山与衡山之间的山谷,温暖的南风可以吹拂。因此,这里的温度在冬季还能维持一定的水平,植被枯萎的程度也比周围少得多,所以能成为雪中唯一的绿色点,引起了荣德生先生的注意。青山有情有义埋骨于名山,名山之名与青山交相辉映。
荣德生先生1952年逝世后,灵柩在梅园楠木堂(松宾堂)停放一年后才安葬于此。荣德生先生一生简朴,不追求奢华,除发展经济事业外,最热心公益事业。至于自己的后事,他也要求简葬。墓地不大,简朴,充分体现了荣德生先生的为人和风范。
荣德生先生的墓园前没有石阶,原墓园东西长约9米,南北宽约7米,园内四周是1米多高、齐肩高的青砖墓墙,内部被同样高墙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小方块。园门(无门,只有入口)在西园朝南的中间,门后墙上嵌有政协商会立的一块花岗岩碑。园内除草地外,再无其他设施。地面上是一座高近2米、直径约3.5米的墓冢。墓冢四周离地面有石墙,墓冢顶部是1.2米以上的圆形凸墓,极其简陋。墓冢前有一张不到1米高的石供桌,再无其他设施。 陵园四面门墙附近栽种数株翠柏,因德胜先生最喜爱梅花,“一生向梅花低头”,故陵园四角各栽一株梅花。
根据荣德生先生的遗嘱,遗物只有一套线装地理书、长袍上的一块镀金钢机芯的怀表、按照习俗嘴里含着的一颗“佛珠”、瓜子帽前的小玉片,此外只有衣服和一条被子。如此简朴的葬礼充分体现了荣德生先生的高尚品德。
荣德生墓所在的位置,是一块风水极佳之地。他父母的山,就是卧在顺柯山之下,形似狮子的空山。在面积2338平方公里的太湖西北岸,有一条蜿蜒曲折的长龙,起自摩天岭——莲花山——鸡笼山——桃花山——顺柯山,向西南、东北方向绵延三十里,就是少祖山。这条少祖山,是天目山的残存。这条长龙到顺柯山时,戛然而止,突然右转,回首望向太湖,形成形似匍匐雄狮的空山。空山生子,所以是狮颈悬铃的好洞山。但因为这条长龙行走从容,辅佐稍显乏力,一开始就虎高龙低。 虽不能形成帝王的龙场,但供养边疆的狮象(老师)也是绰绰有余。小明堂中,因虎高龙低,左侧有元辰水——顺龙溪,左侧插有洞天,于是龙虎均衡。中央明堂,水聚天中央。顺龙湖因顺柯山而得名,其外形犹如一个微缩太湖,延伸入水中的两个半岛,分别是南泉、马山的微缩模型。水聚于荣德胜墓中央明堂,顺溪湖规划为小太湖,客观上符合分形几何的全息规律。 这样就能打通内明堂和外明堂,通达内外感受,使摩天岭—鸡笼山—顺科山整个龙脉和太湖形成的整个地磁场都集中在石象瓜岭方寸针灸场里。
荣锡泰和荣德胜的墓都在正龙洞,但荣毅仁的墓却位于“谷如钳穴”中。这给风水师一个警示:做风水,一定要亲自上山,洞口来龙去脉要了如指掌,洞口要清清楚楚!俗话说“平庸的医生害了一个人,平庸的老师害了一群人”。风水师的责任比医生大,医生误诊只害了一个人,但风水师误诊害了全家。即便如此,也是荣家的因缘。荣毅仁的墓才埋了三年,荣志坚中信泰富事件也反映在荣毅仁墓的风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