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新闻网(记者朱栋、通讯员韩毅)
“老人对我们提了两个要求,一是要回归本源,二是一切要简朴、绿色、环保。”昨日上午,东吴镇天童生态墓园管理员接待了一对来自上海的鄞州户籍夫妇,他们代表父母来咨询生态殡葬事宜。
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我区累计投入1.14亿元,建设公益性生态公墓46座(其中公益性骨灰瓮1座),划拨土地979.3亩,修建生态墓11.7万座,安葬9.6万座。生态安葬已覆盖所有行政村(社区、居委会),生态公墓绿化覆盖率平均在85%以上,生态安葬率达到41.5%,远高于宁波目前12%的水平。东吴镇每年95%的逝者都选择生态葬礼,战旗镇生态安葬率也超过80%。
东吴镇天童生态公墓如今已成为我区生态公墓的典范。公墓四周青山环绕,墓碑平放地面,环境清幽整洁。区民政局殡葬管理处一名工作人员说,与传统公墓相比,生态公墓面积和面貌都有所改变:一般单墓不大于0.7平方米,双墓不大于1平方米;墓碑横放,面积不大于0.4平方米。“虽然面积缩小了,但绿化更好,每座墓旁都栽种着绿树和鲜花。”
我区正在推广的生态安葬方式多种多样,其被群众接受的主要原因,是我区12年来大力推进生态公墓建设。我区生态公墓中,印江镇荣丰公墓占地40亩,东吴镇中澳生态公墓占地80亩,东吴镇乌桂岭生态公墓占地45亩。如此大型生态公墓在全国并不多见。
我区在大力推进生态墓地建设的同时,还不断加大对民生殡葬服务的政策支持。
2006年,我区实行公益性生态公墓免费安葬骨灰。最初,生态公墓每年安葬人数只有几百人,安葬率不足20%,后来增加到每年1300人左右。2012年,区亲民殡葬政策实施办法出台,区财政对户籍在鄞州区的城乡居民和符合条件的学生、军人、农民工等承担基本殡葬服务费用。政策出台后,近年来,生态公墓每年安葬人数超过1700人,生态安葬率超过35%。
2009年,我区实施低收入群体免费火化政策,对城乡低保家庭(含农村五保户)、城镇低收入家庭成员、重点优抚对象遗体火化后在区公益性生态公墓安葬的,免收基本火化费;2012年,区亲民殡葬政策实施办法出台后,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免收基本火化费。
该区殡葬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说,生态节地葬礼好处多多,不仅节约土地、绿色环保,而且比传统葬礼节省不少钱。有一个数据可以佐证这一事实:8年来,该区财政累计为亲民殡葬政策拨款2000多万元,为群众节省殡葬费用1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