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托山谷(西西里岛东南部)的晚期巴洛克风格小镇
诺托山谷 (南部) 的城镇
诺托谷的八个晚期巴洛克风格城镇被列为世界遗产,位于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的拉古萨省、锡拉库萨省和卡塔尼亚省。
卡塔尼亚曾数次从火山灾害中重建,是西西里岛重要的商业城市,经济繁荣。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尼出生在卡塔尼亚,这为其增添了旅游价值。城中的圣母修道院是一座庄严的建筑,建于1614年至1641年间,现作为市政厅。修道院装饰豪华,藏品包括16至17世纪的宗教物品和来自其他教堂的珍贵珠宝,其中最著名的是来自卡塔尼亚圣玛丽亚修道院的银盘。
杜马宫是城市的中心,周围环绕着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为其增添了优雅的气息。其中心是大象喷泉,是城市的象征。比斯卡里宫是卡塔尼亚最美丽的世俗建筑。宫殿的南翼建于 1693 年地震之后,装饰精美,窗框上布满了天使和总状花序。宫殿的入口是一扇通往庭院的美丽大门。一楼是接待室,后面是装饰精美的研讨室。天花板的中间部分通向一个椭圆形的屋顶,屋顶上有一个陈列室,从南面可以欣赏露台。
拉古萨有6.8万居民,是拉古萨省的首府,是一座历史和艺术之城。这座城市坐落在两座深谷之间的山丘上,如今,巴洛克式建筑是其主要的旅游景点。11世纪,罗马占领了西西里岛,从此这座城市被命名为拉古萨,这个名字一直延续至今。1695年,新旧拉古萨完全分离,从此,拉古萨与西西里岛其他地区有着相同的命运。石油和天然气是拉古萨经济的支柱。和其他地方一样,农业仍然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活动。那里的手工艺品也很有名,尤其是铜和铁工艺品。当地的传统物品吸引了大批人流。每逢节日,这里都会举行各种宗教庆典。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西西里岛东南部的卡塔格罗尼、米利泰洛、卡塔尼亚、莫迪卡、纳托、帕拉佐洛、拉古萨和西西里等8个城镇都是1693年大地震之后在原有城市或附近重建的,它们展现了极高的建筑和艺术成就,也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这一地区的城市形态和建筑风格。此地也时刻面临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危险。
皮埃蒙特和伦巴第的圣山
和
意大利北部皮埃蒙特和伦巴第大区共有9座圣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它们是皮埃蒙特的七座圣山:瓦拉洛塞西亚的新耶路撒冷圣山(1486 年,韦尔切利省 ())、奥罗帕的圣母圣山(1617 年,比耶拉省 ())、多莫多索拉的卡尔瓦里奥圣山(1657 年,韦尔巴诺-库西奥-奥索拉省 (-Cusio-))、希法的圣三一圣山(1591 年,韦尔巴诺-库西奥-奥索拉省 (-Cusio-))、瓦尔佩雷圣山(1647 年,韦尔巴诺-库西奥-奥索拉省 (-Cusio-))、希法的圣三一圣山(1657 年,韦尔巴诺-库西奥-奥索拉省 (-Cusio-))、瓦尔佩雷的圣三一圣山(164 ... 18 世纪的圣山是卡帕多西亚的贝尔蒙特圣山(1712 年,位于杜林省)、奥尔塔圣朱利奥的圣弗朗西斯圣山(1590 年,位于诺瓦拉省)和塞拉伦加迪克雷亚的圣玛利亚升天山(1589 年,位于亚历山德里亚省);伦巴第大区的两座圣山:瓦雷泽的罗萨里圣山(1598 年,位于瓦雷泽省)和奥苏乔圣母圣山(1635 年,位于科莫省)。
这九座神山均为15至17世纪形成的名副其实的宗教圣地,有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礼拜堂,还有珍贵的壁画和雕塑,是历史、艺术、宗教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地方。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论:意大利北部的这九座“圣山”拥有一批建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的小教堂,以及其他配套的宗教建筑,是专门为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基督教的虔诚而修建的。除了其精神象征意义外,其与周围自然环境(山脉、森林、湖泊)高度协调、融洽、统一的精湛建筑技艺也给人以高度的审美享受。其中还保留着许多壁画、雕像等重要艺术作品。
圣乔治山
圣乔治山位于瑞士南部提契诺州卢戈诺湖南岸。这座森林茂密的金字塔形山峰海拔 1096 米,耸立在卢戈诺湖南岸,占地面积 849 公顷。意大利部分于 2010 年被扩展为世界遗产,瑞士部分则横跨梅里达州、圣维塔莱河畔和布鲁斯诺州。山区被缓冲区包围,占地 1400 公顷,分布在六个州。自 1977 年以来,整个地区已被列入联邦风景名胜名录和国家重要自然博物馆。该地区也是受提契诺州法律保护的风景名胜区。
圣乔治山的独特价值在于其丰富的中三叠纪地质时期的化石层,距今 2.45 亿至 2.3 亿年前。由于该地区沉积速度缓慢且缺氧条件,这些化石在 5 个连续层中保存完好,这使得研究海洋生物种群的进化成为可能。迄今为止,已发现约 10,000 个标本,其中包括 30 种爬行动物、80 种鱼类、约 100 种无脊椎动物和无数的微化石。
米兰大学和苏黎世大学的古生物研究所对圣乔治山进行了大约 150 年的研究。发掘工作由提契诺州批准,目的是进行科学研究。尽管圣乔治山的化石财富早已为世人所知,但标本主要保存在苏黎世、卢戈诺和米兰的古生物博物馆。梅里达的化石博物馆也展出了大量标本。除了提供大量保存完好的化石外,圣乔治山还具有其他自然价值。这里还有丰富的植被,如低养分草原。由于圣乔治山的化石层延伸到意大利境内,因此已采取措施将该地区纳入跨国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论说:位于提契诺州卢戈诺湖南部的这座金字塔形山脉(海拔 1,096 米)上森林茂密,被认为是三叠纪(2.45 亿至 2.3 亿年前)海洋化石最完整的记录。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生活和繁衍在这个咸水湖中——爬行动物、鱼类、双壳类、菊石、棘皮动物和甲壳动物。剩余的化石中还包括一些陆地化石——爬行动物、昆虫和植物,形成了极其丰富的化石资源。
切尔维托里乌斯和塔奎尼亚的伊特鲁里亚墓地
和
切尔韦托里和塔奎尼亚的伊特鲁里亚墓地位于拉齐奥大区的罗马和维泰博两省。古罗马建国前,伊特鲁里亚人是意大利的主人,罗马人的各种艺术和技术都传授给了伊特鲁里亚人,但罗马人最终毁掉了这些宝贵的遗产。幸运的是,伊特鲁里亚人相信死后还有另一个世界,所以他们在墓穴中呈现了他们生活区的样子,包括客厅、接待室、门厅等。
他们的墓葬非常精美,现存的墓葬不仅规模庞大,更重要的是里面有精美的壁画,还有各种生活用品陈列。可以看到公元前6世纪房屋的微缩模型。在罗马附近的伊特鲁里亚地区,人们从15世纪就开始挖掘这些墓葬。可惜很多宝物被盗墓者拿到黑市上卖。幸好由于墓葬数量众多,很多还没有被挖掘出来。
位于维泰博省的塔尔奎尼亚的伊特鲁里亚墓地发现于12世纪,在罗马帝国建立前曾是重要的政治和宗教中心,有中世纪的古城区。这里最值得参观的是保存重要遗产的博物馆和古墓区。博物馆坐落在一座15世纪的古老建筑内,这座博物馆不仅有从古墓中搬来的壁画,还有陶瓷的有翼马和石棺。其中最著名的彩绘墓是。这里约有6000座墓葬,其中60座是精美的彩绘墓。由于经常修缮,只有少数墓葬对外开放。虽然彩绘墓葬因暴露在空气中和人为接触而失去了原有的光泽,但从壁画中仍能看出罗马帝国前伊特鲁里亚人的艺术品味。
另一座城市塞尔维托利位于罗马行省,在离海不远的一座小山上。希腊人称它为“阿吉拉”。公元前8世纪,伊特鲁里亚人发现了它。在公元前5世纪至7世纪之间,这里是一座非常活跃的商业城市,拥有3个港口。这一地区有号称地中海最大的墓地。这一地区最著名的古墓是公元前4世纪的利未之墓,墓中的绘画再现了伊特鲁里亚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公元前7世纪的生活方式在古墓中生动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论称:两座巨大的伊特鲁里亚墓葬反映了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不同墓葬形式,是伊特鲁里亚文化成就的见证,推动了地中海北部地区九个多世纪以来最早城市文明的发展。一些墓葬开凿在岩石上,顶部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墓冢。墓葬的墙壁上有许多精美的壁画和岩刻。切尔韦托里附近的墓地也被称为墓园,其中包括数千座按类似城市规划模式排列的墓葬,周围有街道、小广场和相邻的住宅。
奥尔恰山谷
奥尔恰位于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大区锡耶纳省。从中世纪开始,奥尔恰这个边境地区一直是前往罗马朝圣者的必经之地。山谷中分布着无数的旅舍、酒店、医院和驿站,几个世纪以来接待了大批朝圣者和游客,为他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直到现在,在奥尔恰桥上仍然可以看到医院、房屋、酒店的遗迹。这里还保留着斯卡拉驿站、邦达雷蒂驿站、驿站的遗迹。
当时法兰西大道沿线逐渐修建起了许多城堡、塔楼等防御性建筑,一些带有各个历史时期特征的地方教堂、修道院等建筑也逐渐发展起来。这一谷地主要由圣基拉尔恰、卡斯蒂廖内多尔恰、拉迪基奥、皮昂和蒙特奇诺五处地方组成,聚集了许多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古老建筑和艺术品。
除了独特的文化价值,奥尔恰谷的独特性还体现在散落的城镇和村落上,这些村落或由私人修建,或由教堂修建,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具有历史、艺术、建筑和环境综合特色的区域。
这里还有一些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修道院,包括坎波圣皮耶罗修道院和坎波利纳圣安娜修道院。其中最突出的是蒙特奇诺圣安蒂莫修道院,里面收藏了大量的壁画。此外,锡耶纳的斯卡拉圣玛利亚医院也在推动地区变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医院主要依靠捐赠和赠予。多年来,医院逐渐拥有了大片的地产,在那里建造了一个迪农场,许多周围的农场也加入进来,形成了利润分成的管理体系。这后来成为奥尔恰山谷购买房地产投资的贵族家庭效仿的运营模式。
这里的地形以平缓蜿蜒为主,这是几百年来开垦土地种植粮食作物和放牧的结果。农业的不断发展和共享农业整体体系的运作,也产生了许多散落的村落,也就是农场,这些村落之间有道路连接,这自然形成了非常便利的乡村建筑布局。
房屋仿照城郊别墅建造,但参考了锡耶纳的 和佛罗伦萨的 等大师的设计,以砖结构为主,外有鸽舍,还有可以放置农具的干草棚、鸡舍、猪圈等,四周都有围墙,方便劳作和防盗。至今,这些农舍都保留了原有的建筑形式,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得益彰。因此,可以说奥尔恰谷是托斯卡纳最值得一去的地方。教皇庇护二世在15世纪建立的皮恩扎城与奥尔恰谷形成的区域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的理想,即人造建筑与自然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