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片的豪华墓、“活死人”墓大煞风景。
希望祖坟带来好运,子孙后代得享福泽,有人通过举行“追思仪式”来祈求健康长寿,受落后想法和传统习惯左右,部分区域依旧存在丧葬条例不允许建造的排场墓园、“永生墓”。记者在清明节期间探访了本市多个县镇的乡村地带,发现许多坟墓高耸气派,超标的规格和绚丽的外表随处可见,建造“永生墓”的风气持续升温。一些坟墓侵占山林,破坏自然环境,另一些坟墓则建在重要的农田上,占用国家土地资源。
迷信风水:为宗族始祖修豪墓
4月5日,记者在汨罗市大荆镇某个村庄,目睹了一座非常气派的陵墓,这座墓墓穴面积超过一百平方米,墓室外部铺设着瓷砖,周围有牌坊、石条台阶、石制栏杆和石狮作为装饰,整体风格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王侯贵族墓穴。墓碑上铭文显示,当地李家宗族为了纪念六百四十五年前的一位先祖,全体族人共同筹集了四万一千元资金,于二零一七年完成了这座墓的建设。墓地牌坊上书“李氏风水源”,表白族人修墓意愿。
岳阳县东边,有座牌坊,后面围着院墙,一个墓地里竟然有凉亭的墓葬,样子跟私人陵园差不多。这个墓好像建在当地的祖坟山上,山上还有几十座墓,都是简简单单的,只有这个墓的楼牌亭院,显得特别气派。
2017年和2019年期间,我们城市先后两次实施针对高档坟墓的专项清理措施,许多气派非凡的坟墓依法被推倒或加以改造。然而,那两座奢华的坟墓至今依然矗立,反映出在本地,旧式葬礼风俗依然有一定市场。
岳阳县内某条县道边,有个墓地特别显眼,它有石质围栏,门口还立着两只石狮子。这个墓园的修建非常讲究,成本肯定比一般坟墓要高。根据《岳阳市殡葬管理规定》,坟墓要节约土地,在允许土葬的地方,单人墓坑的面积不能超过4平方米,每多一个逝者,面积可以多加2平方米。这块墓地的空间不大,不过它的整体范围已经超过了岳阳市殡葬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标准。根据当地村民的说法,虽然通过了一次针对豪华墓的集中治理,农村地区建造讲究排场的坟墓现象有所收敛,可是在攀比心理的驱使下,超出标准以及过于气派的坟墓建设依然在继续,这就导致了乡村修建坟墓的成本持续上涨。
修座简墓花费只需几千元,豪华墓费用动辄万元以上甚至数万元。
农村居民普遍对传统葬礼习俗深恶痛绝,认为家庭在办理丧事时,花费通常不低于六七万元,甚至超过十万元,倘若还追求墓地修建的奢华与排场,那么乡村的葬礼负担将会更加沉重。
陋习顽疾:“活死人”墓势头不减
在汨罗市、岳阳县乡下,坟墓是记者无法回避的“景象”,坟墓数量遍布各地,连房前屋后也布满坟墓,逝者与生者争地的状况日益突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本市殡葬条例不允许建造的“活死人”墓却大量存在,甚至有趁势抢建的苗头。
在岳阳县东部乡镇,记者发现一座新近修建的“活死人”墓,这座墓园规模相当可观,修建时占用了大量山林,破坏了原有植被,更为奇特的是,它内部设置了六个墓穴,这些墓穴预计要等到二、三代人去世后才能全部用上,这种墓葬形式实在没有必要存在。此外,在距离这座大墓十多米远的地方,记者又看到了一座只有两个墓穴的“活死人”墓,看来当地这类墓葬的分布密度相当高。
根据记者掌握的情况,近些年我市乡村某些区域“活死人”墓的数量之所以持续上升,是因为“风水坟”能够庇佑后代的错误想法还没有根除,修“生祭”可以延年益寿的错误想法还没有根除,而且有些人为了防止今后乡村推行火葬从而限制墓葬而抢修“活死人”墓。
306省道岳阳县东边有两座“活死人”墓,它们都是毁林后建造的,原本茂密的树林被挖出了难看的破洞,植被消失的山体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107国道沿途新墙镇清水村地形开阔,沃野连绵,面积达上千亩,笔者发现多处坟墓矗立在金灿灿的油菜花田中,甚至还有不少“活死人”墓。
这个村子的坟墓分布得很没有章法,胡乱安葬的情况比较严重,有些坟墓甚至紧挨着村民的住宅修建,破坏了乡村的生活环境。
清水村村支书对墓葬乱象感到无能为力,他向记者表示,清水村位于新墙河垸区,地势平坦,没有山脉,村民们只能选择在本地安葬逝者,修建坟墓。
但记者发现离该村村部一、二公里远处群山相连。
记者只在道路附近考察,还没进入村落深处,就见到两座高级陵墓,还有十多个规模不合、装饰考究的坟墓,至于那些称作“活死人”的墓穴,更是多得数不清。
当地村民在自家预留的土地和山地上安葬逝者,只要坟墓规模不大,乡镇和村级单位不会干预,也不限制尺寸,至于那种能活动的坟墓,也没有人过问。这种情况反映出乡村某些区域在推动殡葬变革方面进展缓慢,缺乏持续的动力。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飞虎 高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