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向来秉持着“逝者如生”的习俗,认为人生中除了生死其他都不算重要。只要身边有人去世,即便以前有过许多矛盾、嫌隙,也都会“随风而逝”,变成一句“不必在意了”;在安排后事的时候也会尽量选择最周全的,毕竟这是“最终的了”。
而逝者的安息之地作为存续者抒发悲切之情的中介,就更有规范,要“前方有光、后方有支撑”,要地理环境优越才能“护佑后代”,即便“最不注重”的人,也会挑选山水优美的地点安放墓石。常人是这样,革命先辈当然也是这样。
人们普遍知道,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我国等级最高、最为出名、红色文化内涵最深的园林式公墓,地处北京石景山区八宝山东部,安息着新中国的缔造者、功勋卓著的将领、贡献突出的学者、有识之士以及外国友人。
然而,八宝山公墓在大众认知中,向来带有几分隐秘色彩,尽管时常有人前往悼念,但它仿佛多半见于“新闻联播”,与我们相隔较远,其实,八宝山安息的,都是我们广为人知的人物。
八宝山最早安葬的是任弼时,他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也是新中国初期领导层的关键人物。任弼时在18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生都无私地为党效力。他在1950年因过度劳累而病逝,享年46岁。
· 建筑师林徽因
八宝山公墓始建于1949年11月。北京解放之后,便组建了公墓筹备机构,着手建设烈士公墓。筹备机构经过细致踏勘,最终将烈士公墓建在八宝山的护国寺,规划包含墓园和骨灰存放室两个区域。
在此安息的,都曾为新国家立下不凡功绩。他们是战功卓著的建国元勋,是研制了关键装备的专家,是造福新国家的杰出人士,是同新国家情谊深厚的国际友人,他们献出了毕生精力,成就事业后归于宁静,虽已长眠,仍时刻庇护着家园与子民。
或许鲜有人知晓,八宝山革命公墓的核心建筑出自我国知名建筑师林徽因女士之手,林徽因离世之后,她的遗体也安葬在此处。
1904年,林徽因诞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这个名字源自《诗经·大雅·思齐》中的“大姒承继美名,使众多子女效仿”。然而,由于与她同期的另一位男性作家重名,她便将名字改为林徽因。
林徽因享有盛誉,其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段词句广为流传。许多人认为她仅是作家和诗人,却不知道她也是我国杰出的建筑设计师。
林徽因还负责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的完善工作,同时参与了八宝山公墓的规划。她和丈夫梁思成共同推动了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古代建筑的发展,成为该学术方向的代表人物,并且在这个领域获得了显著贡献。
她卓越的设计能力,从相关领域权威人士的评论中可见一端,两院院士吴良镛曾称赞她为“杰出中华首位女建筑师,才思敏捷的学者”;清华建筑学院教授兼古建研究所负责人楼西庆则评价她“实至名归地成为我国建筑史与理论学科的主要开创者与奠基人”。
林徽因离世之后,梁思成把她的墓碑文字定为“建筑师林徽因”,这个举动明确显示,公众普遍认为林徽因在建筑领域的贡献,远远超过她在文学方面的成就。
· “最受欢迎”的才女
普通民众更加关注她的私生活,而不是她在学术和事业方面的建树。
1921年,林徽因前往欧洲旅行,期间遇到了正在英国求学的徐志摩,彼此之间产生了好感,并且经常通过书信交流感情。虽然徐志摩当时已经结婚并且育有子女,但他依然热烈地追求过林徽因,为她创作了大量表达爱慕之情的诗歌。然而,直到他与原配张幼仪正式解除婚姻关系,又与陆小曼举行了婚礼,他始终没有和林徽因建立起真正的恋爱关系。
林徽因确认徐志摩曾引领她进入文学领域,不过她对女儿透露,徐志摩最初迷恋的并非她本人,而是他凭借诗人特有的浪漫想象虚构出来的那个林徽因,而实际上她并非那个形象。
林徽因的意中人实为梁思成,1924年6月,经梁启超撮合,二人一同前往美国研习建筑学科,1928年,他们在渥太华中国总领事馆喜结连理。
他们既信奉西方的爱情观,又遵循父母安排的婚姻,夫妻二人才貌相当,两家社会地位匹配。婚后,梁思成对林徽因关怀备至,加之两人都热衷建筑事业,彼此感情深厚、互相扶持。
林徽因将文人特有的审美意趣、丰富的想象力,同科学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融合在一起,与梁思成在山西对众多古建筑进行深入考察和精确测绘,让那些隐匿于荒郊的古董级建筑得以被发掘,进而享誉国际。
林徽因一生倾心于徐志摩,梁思成,还有一位是知名哲学家和逻辑学家金岳霖。金岳霖和林徽因、梁思成两家人情投意合,长期住得很近,关系密切,即便林徽因和梁思成闹矛盾,也会去请金岳霖调解。金岳霖虽然爱慕林徽因很久,并且因此终身不娶,但他始终用强大的理智控制情感,从未有过分之举。
许多耸人听闻的消息,让大家渐渐淡忘,建筑学家林徽因是为了守护古迹而四处奔走,结果过度劳累导致生病的,1955年4月,林徽因在同仁医院与世长辞,享年五十一岁。
她离世之后,遗体送入八宝山公墓安葬,墓碑上镌刻着“建筑师林徽因之墓”,碑座下方是汉白玉,该石料曾用作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石范例,公众视其为无声的悼念碑,敬献给了它的创作者。
林徽因是近代一位才华出众的女性,她去世后广受人们追忆,她的墓地在八宝山公墓中,是祭拜活动最为频繁的。
· 特殊的81号墓
八宝山革命公墓,因有32500多份国家领导人或元帅功臣的遗骸安放于此,被称为“地下中南海”。在该公墓,骨灰堂内骨灰的陈列遵循生前的身份等级,这一做法使得许多革命家、领导人及其配偶无法合葬一处。
中一室是八宝山公墓28间骨灰室里位置最尊贵的,朱元帅的骨灰盒就放在中一室正对面的101号。八宝山公墓里还有个特殊的81号墓,说它特别,是因为八一南昌起义的总指挥、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贺元帅的骨灰盒,正好安在这里。
贺龙本名贺文常,属于党的核心人物。他曾是南昌起义的负责人,后来成为党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指挥的军队始终是直捣敌人要害的利器。
在十年浩劫期间,贺帅遭遇了打击,于六九年带着愤懑离世。七十四年九月二十九日,贺帅的名誉得以恢复,这起案件最终昭雪。
1975年6月9日,贺龙元帅逝世六载之后,他的遗骨被迁往八宝山,最终安放在81号墓穴之中。
可以说,八宝山安葬的都是新中国的杰出人物,能够入葬八宝山公墓的唯一标准,就是为国家付出了多少努力,八宝山公墓中的每一位逝者,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