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假期成为众人纷纷前往扫墓的时段,根据北京市民政局提供的信息,节假期的首日,全市共有213个墓地迎接了63.4万扫墓者。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历史悠久的墓地中,许多墓穴已使用至20年,正面临续约以及改造的需求。这其中,一些长期无人祭扫的老墓穴该怎么办,也是问题。
今日上午,位于北京八宝山的人民公墓业务部门内,甄阿姨及其妹妹正共同咨询关于父母墓位租期即将届满后的续租事宜。
工作人员:咱们那个区现在还没法续呢。
甄阿姨:还有几年?
工作人员:还有两年,18年的时候呢。
甄阿姨:续租怎么租法啊?
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是进行后续工作,墓地的改造是自愿的;您的情况无需改动,因为您所购买的墓穴是新建的;而那些老旧的墓穴则是需要进行改造的。
甄阿姨:那那会儿收费怎么收?
工作人员表示,需待稍后才能询问,原因是此处各类墓地均有各自的续租费用,目前尚未计算完毕,因此无法向您提供确切信息。
我国民政部及北京市民政局对公墓墓穴的使用年限制定了相应政策。依据过往规定,商业性质的公墓墓穴租赁期限为20年,一次性续费通常能够将租期再延长10年。
自2013年起,北京城市迎来了长达20年的公墓租赁期限届满的高峰期。在北京市的33家经营性公墓中,众多墓碑面临租赁期限即将结束的问题。以八宝山人民公墓为例,鉴于该园区建设较早,目前超过一半的墓位需要续租。八宝山人民公墓的发言人倪晓峰透露,该公墓共有墓位67000余个,其中大约有37000个墓位即将到期,约占一半。八宝山人民公墓的建造历史颇为悠久,早在五十年代便开始了墓地的建设。随着时间的推移,至今已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因此,在北京市范围内,该公墓到期墓的数量应当是相当可观的。
若系后期购置的墓地,续租过程相对简便,仅需依据核定的费用重新签署一份合同即可。然而,对于老旧墓地而言,则需进行相应的改造工程。倪晓峰指出,推进这些改造工作已历时约十年,目前正在进行中的改造项目大约有7000余项。自2013年起,项目正式进入大规模实施阶段,在此之前虽有所开展,但规模相对较小。截至目前,续租与改造工作累计约7000项。目前,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向了成型墓,尤其是那些水磨石材质的墓碑,若全面展开,工作量将十分繁重。
2015年10月,北京市民政局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绿色生态殡葬建设的意见》,文件中指出,对于租赁期限届满的常规墓穴,应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节地生态化改造。然而,许多前来祭扫的市民对于这一改造举措持有较为保守的看法,他们虽然能够接受生态葬法,但对于父母的遗愿却并不愿意改变。
倪晓峰指出,当前八宝山人民公墓正在进行原地翻新工程,并将过往的老墓穴搬迁至规划好的墓区。这一过程坚持自愿原则,包括两种方式:一是原地改造,即在原地进行翻新,若墓位位于规划行列中,则直接进行改造;若不在规划行列中,但愿意迁入,同样可以自愿选择;不愿意迁移的,则可选择续租,续租十年,保持现状不变。
北京万安公墓管理处的副主任石江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按照规定,传统墓穴在租期届满后不再续约,然而,公众对此的适应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家庭成员坚决要求续约且拒绝生态化改造的情况下,相关政策仍会留有一定的灵活性。
相较于续租与翻新,众多公墓中尚存一些长期无人祭拜的墓位,对于这些墓位的后续处理方式,亦成为一个待解的难题。倪晓峰指出,目前八宝山人民公墓实行的策略是墓位原地保持不变。其中,一些老旧的墓穴必然面临此类困境,由于家中多年无人探访,联系方式和地址都已失效,部分家属或许已移居海外,或许在三年或五年的时间内都无法返回。按照规定,当前的租赁期限为二十年,租赁期满后,有续租的选项。然而,若到期时无人续租,处理方式尚不明确,且此问题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其中一种习俗有关,目前尚维持现状。现阶段,我们尚未进入主动寻找新租户的阶段。
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北京市的众多公墓在将来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对传统墓碑进行改造的挑战。据北京市市民政局副局长兼新闻发言人李红兵先生此前所言,改变传统的习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过引导,使民众真正领悟并身体力行。换言之,只有当人们内心认同并接受这种改变后,才会自发采取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