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三天时间,人们在祭扫先人的同时,纷纷询问今年的墓地价格如何。这其中,既有因故需要迁移坟墓的,也有提前为家中长辈预订墓地的。不过,生态葬的价格从零到千元不等,却鲜有人询问。相比之下,普通墓地起步价便是四五万元,尽管有人抱怨价格较去年上涨,但他们仍纷纷掏钱购买。日前,记者自南京市殡葬管理处陵园管理中心获悉,南京市墓地价格水平已突破每平方米两万元大关。特别是雨花功德园、普觉寺墓园以及隐龙山墓园这三大规模较大的墓园,其传统墓穴的平均价格更是超过了三万元。
雨花功德园:去年卖出500多座墓,均价8万
普觉寺墓园:去年卖出约1000座墓,均价4.8万
隐龙山墓园:去年卖出800多座墓,均价4.6万
墓价有多高
四五万元的墓
卖得最好
南京普觉寺墓园的办证大厅内,一踏入便可见到墓园的全景图展示在进门处的墙上,一旁站着一位工作人员,正为人们解说不同区域的墓穴价格。此时,市民王先生正忙着在大厅内填写购买墓地的相关文件。他的父亲今年82岁,不幸在上个月离世。“我选购的是双人墓穴,其价格约为七万六千元。我所挑选的墓地位置优越,且墓价在可承受范围内。”
普觉寺墓园的职员向记者透露,该墓园中生态葬和壁葬的占比未超过10%,绝大多数人倾向于选择传统的墓葬方式。在2014年,选择3万元以下墓穴的仅占极少数,而超过80%的人选择了4至5万元的墓穴。到了2015年,3万元以下墓穴的选择几乎消失,而4至5万元的墓穴选择则超过了85%。
在隐龙山墓园,工作人员透露,去年该园销售业绩最为突出的墓碑价格在四五万元区间,此类墓碑的销售量占据了总销售量的七至八成。
未来规划
到2020年,节地生态葬比例超过20%
据调查,南京目前拥有的经营性墓地面积约为714亩。每年,南京地区的死亡人口大约有3.5万人。在这其中,大约有80%的人选择了传统的墓葬方式。现有的土地资源仅能支撑大约6年的需求。因此,未来推广节地生态葬将成为解决“墓地危机”的必然选择。
南京市已发布“十三五”期间殡葬业发展规划,预计到该规划期末,南京将主要采用生态节地方式来安置骨灰。具体而言,新建的经营性公墓中,生态葬的占比不得低于35%;而对于现有经营性公墓,其存量土地上的生态葬比例需超过20%。此外,对于现有的公益性公墓,我们鼓励采用小型墓碑,而新建的公益性公墓则更应推广草坪葬、花坛葬等环保的节地安葬设施。
生态葬
“入土为安”观念重 子女怕担“不孝”名
墓地价格不断攀升,销售量也在持续减少,南京于2014年推出了“不留名、不留碑、不留灰”的生态葬方式,并为每户家庭提供了一次性1000元的奖励。然而,截至去年年底,仅有51户家庭选择了领取这项补贴。因此,相关部门将奖励政策进行了调整,扩大了奖励范围,允许家庭留下姓名,只要不立碑、不留灰,同样可以获得1000元的奖励,但依旧鲜有人问津。以隐龙山为例,在去年,墓地销售量达到了820多座,然而,选择树葬、花坛葬等环保葬法的却仅有4例。
尽管南京众多商业性质的墓地,在收费明细表上最显眼的地方,明确标注了千元以下的生态葬,甚至有的提供免费服务,然而,大多数人依旧对此视而不见。
众多人认为,挑选低成本的葬礼方式是不尊敬长辈、缺乏体面的表现,然而实际上,现在选择生态葬的家庭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雨花功德园的常务副总经理阮锋指出,我国传统文化推崇的是厚养薄葬的理念,即在生前多行孝道,而在死后则应举行简朴的丧礼。唯有让这种传统文化观念重新深入人心,人们才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并接受各种生态环保的葬式。
涨价有多快?
20多年涨20多倍,未发现“炒墓”现象
丁女士在南京普觉寺墓园祭扫先人,顺便询问了墓地价格,因她年迈的父亲已迈入九旬高龄。她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她为祖父迁葬时,普觉寺墓园的墓地价格仅2000元左右,而如今,一个条件尚可的墓地竟需5万元以上,价格翻了二十余倍。丁女士对高昂的墓价表示不满,业务员却直言不讳:“当前墓地销售无忧,一旦这片墓区售罄,便再无存货。”
南郊那片地区的三家墓园的员工们一致反映,确实有提前购置墓地的情况存在,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家庭中有些年纪较大的或者病情危重的长辈,至于所谓的“炒墓”现象,目前尚未观察到。
相较于前两年的价格水平,南京市墓地价格呈现出一种稳定上升的趋势。南京市殡葬管理处陵园管理中心的负责人张明跃向记者透露,目前南京市的墓地价格年增长幅度大致保持在1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