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郊有一座庆陵台。据记载,这里是爱情典故“相思树与爱情鸟”的发源地。
战国时期,宋康王爱上了部下韩平的妻子何氏,于是陷害韩平并将她囚禁起来,挑拨夫妻关系,想要霸占和氏。家庭,导致恩爱夫妻相爱而死。很快,他们的坟墓上都长出了两棵树。树冠相交,树根相连。它们被称为“金合欢树和相连的树枝”。此外,一对鸳鸯常在此盘旋,久久亲密无间。后人认为这是韩平夫妇的化身,称他们为“爱情鸟”。
后来梁孝王重修庆陵台,唐代更名为庆陵寺。李白、李商隐等诗人为此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元代耿吉甫编编了戏曲《庆陵台》,后来又编出了评剧《庆陵蝴蝶》,让这段爱情故事愈发美丽。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日中古代文化研究会会长史忠胜寺等国际友人多次到商丘庆陵台祭奠,并慷慨解囊,为庆陵台的重建捐款。
庆灵台现在的情况如何?几位文友邀请我去一探究竟。一离开商丘,就没有看到任何景区的踪影。经过打听,我来到了梁园区水石铺乡龚庄村。只见村边有一堆高高的土堆,上面长满了青草。草旁立有石碑,刻有“庆灵台遗址”,土堆前有一座古朴的庭院。几位香客走上前来,生动地给我们讲述故事。不过我们没有看到爱情鸟。也许世界上的美好事物都在人们的心里。
商丘城边有一座隋皇陵。规模宏大,建筑典雅,与庆陵台形成强烈对比。这里游人众多,香火旺盛。为4A级景区,供奉火神燧人。他发明了人造火,他的两个孩子也家喻户晓:伏羲和女娲。
随后,我们驱车前往商丘睢县匡城寺,看到了“女娲诞生地”古石碑。烽火台高高的山岗上,古色古香的女娲殿里,不少人来这里提亲。原来,女娲被尊为“姻缘女神”。
在商丘博物馆,我们看到了汉代伏羲、女娲与蛇体交合的画像。他们是兄妹结婚,或许是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但当他们后来发现这对子孙的健康不利时,他们勇敢地否定自己,创造了一种原始的婚姻制度。 ,并强调要爱族外的人。这或许就是博爱理念的由来。他们以动物、植物、居住地为姓氏,以防止乱伦和乱伦婚姻,于是中国的姓氏就从此时起源,并延续至今。
当年,这里园林茂密,民风淳朴。难怪月老会出现在这里。
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京师韦固路经宋城(今商丘),入住宋城南店客栈。晚上,他遇到了一位在月光下翻阅婚书的老人。月下老人为韦固拿着红绳,示意结婚对象。后来,韦固听从了老人的建议,娶了相州刺史王泰的女儿为妻。唐代文学家李复言将这一谣言命名为“订婚铺”,并收录在《续宣微录》一书中。它代代相传,为妇孺皆知。
如今,商丘月老庙已成为媒人圣地。它与隋皇陵隔开,静静地隐藏在华商文化广场内。殿中的岳老者目光慈祥,目光慈祥,笑意淡然。他的慈善精神融入了古宋大地,催生了商丘的好人现象。
商丘人情感丰富,历史底蕴深厚。你看,月老庙前就矗立着华商创始人王海的雕像。他英俊潇洒,眉宇间含着浓浓的情意。他曾到友谊国经商,成为天下首富。唐代商丘才女宗玉花重金买下了李白赋诗的墙。李白凭借着举世闻名的棋艺、书画才华,“一进京城,十年留梁园”。商丘才子侯方域更表示,绝世佳人李香君忠贞不渝,面对权贵逼婚,桃花扇沾满鲜血。
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寻找千年爱情的遗迹,却没有找到金墙,也没有找到桃花扇。这里的爱情故事多如繁星,若隐若现,难寻,就像现实中难以追寻的爱情。
遗憾之余,我们又前往睢皇陵体验钻木生火。想想历史和现实,都是那么公平。韩平夫妇忠于爱情,令人敬佩,但那是他们的私事。而隋炀帝、女娲等人,更是造福于天下人民。这就是大爱的感觉。我想,在商丘,艰苦奋斗、创新救人的精神早已穿越时空。遗迹在亿万人心中,激励着我们:道教遗址的大小取决于一个人对人类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