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蒋介石退守台湾。不甘失败,他发誓要“反攻大陆”,并多次尝试均未成功。
1975年,89岁的他走到生命的尽头时,留下的遗嘱仍然与大陆有关。
他坚持不葬在台湾,并请宋美龄、蒋经国将其遗体暂时安置在台北以南60公里的慈湖阁,“等待大陆‘光复’的那一天,并后供奉于南京紫金山。”
为此,蒋介石的遗体至今仍未下葬。
蒋介石的私人副官翁源透露了一些秘密细节,指出蒋介石的尸体“实际上已经腐烂了”。
蒋介石的最后日子
1975年4月5日下午,蒋介石突然感到腹部不适,但没有太在意。
当晚8点,他开始休息,很快就进入了深度睡眠。
十五分钟后,值班医务人员在例行检查时发现他的脉搏突然变慢,立即对他进行了急救,包括心脏按摩、人工呼吸、注射药物等。
一两分钟后,蒋介石的心跳和呼吸频率恢复正常。
正当值班医官要松口气的时候,又发生了事情,蒋介石的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又经过一轮急救,蒋介石的心脏又开始跳动,但又跳又停,令人惊心动魄。
更让值班医官害怕的是,蒋介石的呼吸始终没有恢复,期间曾3次出现心室颤动。电击后效果并不明显,脉搏、血压也无法测量。
这时,宋美龄和蒋经国接到通知,赶到了现场。
在他们的信号下,值班医务人员继续尝试复苏。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三个多小时过去了,蒋介石的心脏虽然还在跳动,但他的瞳孔已经放大,这是死亡的征兆。
医务人员做了最后一次尝试,将电极直接刺入蒋介石的心肌,刺激他的心脏,但结果仍然无效。宋美龄主动停止急救,当晚11时50分,医务人员正式宣布蒋介石死亡。
对于蒋介石的死因,台湾媒体一致表示是“心脏病”。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并不全面。
蒋介石有心脏病,与他1963年遭遇车祸有关。
蒋介石的私人副官翁源就是知情人之一。他后来接受采访并讲述了车祸的故事。
那是1963年7月,蒋介石和宋美龄乘坐专车经过阳明山阳德大道。突然,一辆吉普车从山里跳了出来。蒋介石的司机受到惊吓,紧急处理不当。他想刹车,却误踩了油门。他快速向前冲去,与吉普车发生了剧烈的碰撞。
蒋介石的车立刻陷入了一个大洞。由于蒋介石系着安全带,他还坐在座位上,但他的头和鼻子已经受伤流血了。
而宋美龄则没有系安全带,全身躺着。当值班战士过来把她扶起来时,她疼得不停地哭。
两人被紧急送往退伍军人总医院。同时,宪兵接到通知,封锁阳明山阳德大道和“总统府”沿线,对过往的军用吉普车进行检查。
调查发现,突然跳出的吉普车上坐着的人是一名刚刚参加军事会议的师长。事故发生是因为他急着下山。这是一次意外,而不是人为造成的。
当时,蒋介石在医院只被发现受了一些轻微外伤,即嘴唇上有一处小撕裂。他认为这与此事无关,就直接将赶超他职务的师长撤职,并对司机给予军纪处分。
他不知道的是,这场车祸给他的胸部,尤其是心脏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即使在车祸一周后的例行体检中,医生也听到他心脏主动脉有杂音,但没有注意到。它的刺激。
蒋介石的主动脉瓣实际上在撞击的瞬间就严重受损。此后,一直保养得很好的他,开始承受持续的疼痛。这是因为他身体的器官衰竭得更快。
患病后,本来就自私自利、以自己为重的蒋介石越来越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为他服务的侍从压力很大,如果引起他的不满,可能会被押送到侍卫那里几天。
为了抢救生命,蒋介石专门组建了一支医疗队,日夜值班。他们甚至花重金请来了美国著名的中国心脏病学专家余南庚博士。
然而,即使不惜一切代价竭尽全力,蒋介石也只能多活几年,期间经常陷入长时间的昏迷。
1975年4月5日,即使有名医在身边,仍无法挽救蒋介石的生命。
蒋介石的葬礼
蒋介石因病突然去世。他去世时没有留下任何口头介绍,也没有留下任何书面遗嘱,这让宋美龄和蒋经国措手不及。
出于政治需要,他们在蒋介石去世后“写下了”一份“政治遗嘱”。
蒋经国领导的国民党还试图神话化蒋介石,把他比作皇帝,称他的死为“垮台”,称他的陵墓为“陵墓”。这就导致了蒋介石的葬礼“又大又特别”。
1975年4月6日凌晨,蒋介石的遗体被转移到荣民总医院供公众瞻仰。
宋美龄和蒋经国指示幕僚搭建了一个临时灵堂,四周点着88支白蜡烛,中央供奉着蒋介石的巨幅肖像和遗嘱。
三天后,蒋介石的灵柩将被移至国父纪念馆。按照农村规定,蒋经国亲自给蒋介石穿上了7条裤子和7件内衣。考虑到他的身份,他胸前还佩戴着红玉勋章和青天白日勋章。
之后,他还在蒋介石的棺材里放入了蒋介石晚年常用的物品,如毡帽、帽子、手套、手帕、手杖等。宋美龄还出版了《三民原则》、《圣经》、《大漠甘泉》、《唐诗》四本书,是蒋介石生前最喜爱的书籍。
为了凸显蒋介石的身份,证明蒋介石得到台湾人民的支持,蒋经国在葬礼上率领部下在蒋介石遗体前“下跪哀悼” 。国民党内部,包括各县市,都跟进了。老人们很快就跪在路边向蒋介石致敬。
《中央日报》等媒体对这一场景进行了报道。
搞笑的是,这些台湾官员跪在地上“吊祖”的时候,却穿着西装,站起来的时候,却高喊“民主”。
蒋介石的葬礼定于1975年4月16日举行。
就为了给蒋介石的灵柩盖上一面蓝天白日旗,一面蓝天白日红“国旗”满地,就出动了8名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和中央常委。 。新“院长”严家干出动,“第五学院”出动。总统、行政院副院长、总统府参事、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任等权贵。
当蒋介石的灵柩最终在2000多名官员的护送下,被放置在一辆装饰着20万朵深黄色菊花的灵车上,由99辆军警车辆牵引,驶向暂居慈湖。台湾当局还动员数千名学生沿途跪下“迎鬼”,过程中不准抬头。
此外,大多数行业已被要求停止运营,每家公司都必须承担损失。此前,无数修路工人夜以继日地进行大面积修路。
蒋介石的安令礼结束后,台湾各界人士怨声载道。
蒋介石遗体
蒋介石的私人副官翁渊全程跟踪蒋介石的遗事过程。
他知道蒋介石不愿葬于台湾,选择暂时入住慈湖饭店。他要有一天“解放”大陆,蒋氏后裔将把他安葬在南京紫金山。
然而,由于蒋介石死得太突然,无奈之下,宋美龄和蒋经国发现的铜棺根本就没有盖子,而他们后来发现的所谓水晶棺盖其实也不是水晶。
他还指出,有传言称,蒋介石的铜棺需要两把钥匙才能打开,一把保存在蒋介石陵管理处,另一把则在蒋氏家族。这其实是无稽之谈。慈湖阁一直有军队把守,蒋介石的铜棺从未被打开过。
事实上,翁源在2007年接受台湾东森新闻专访时透露的远不止这些。
他还提到了一个世人关心的话题,那就是蒋介石的尸体是否腐烂了。
对此,翁源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已经腐败已久”的答案。
原来,翁源是蒋介石的私人助手,后来跟随蒋经国,自然目睹了蒋介石的安葬过程。入葬时,蒋氏家族并没有指示蒋介石的遗体进行长期防腐处理。
原来,蒋介石的尸体如果要长期防腐,内脏就得全部挖出来。
宋美龄与蒋经国协商后,因不忍伤害蒋介石的遗体,最终选择了短期防腐,即3至6个月。
翁源指出,正是因为只选择了短期防腐,“如果现在打开铜棺,确实看不到尸体”。
值得一提的是,翁源接受采访后不久,2007年12月,由于台湾政权更迭,成为执政党的民进党大力推行“去蒋化”,还主张罢免台独。两座蒋介石陵墓举行的军事仪式。团队。
今年12月23日,军队迎来驻扎慈湖陵的最后一天。
此后,台当局还关闭慈湖办理拆解、企业清查等事宜,并暂停对外开放。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国民党参选执政失败期间,蒋介石的身体将面临一定的风险。
参考:
新华网2007年12月26日报道,蒋介石的两名贴身侍卫爆料:蒋介石父子的尸体早已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