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醒来,灯还亮着的时候,你能向谁诉说你的想法? ——郭伟宇先生
董健
今年8月17日,我前往潍坊参加“陈结其学术思想与碑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初审。这是我第二次来潍坊。第一次是2018年12月7日,去淄博参加西泠印社成员创作的“文石华彩”紫砚碑刻展。第二天,我去潍坊寻找陈洁琪的《万世华彩》。参观“石瓦园”,在“石湖园”看到了一场书画拍卖会的预览,其中有徐成耀的隶书对联,让我驻足良久。9月20日。随后前往潍坊参加“陈结其学术思想与碑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终评并担任监事会主任,此次获悉。潍坊还建有“郭伟宇故居陈列馆”,旁边还有郭伟宇先生晚年居住的“书院”。
早年买了一本《人美》出版的《郭为一画集》,很喜欢他创新的画风。后来我买了一本他写的《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十六讲》,打算学习花鸟画。但后来迷上了书法、篆刻、京剧,时间精力有限,就推迟了学画画。在展厅里,看到郭维若先生的作品和介绍后,他的人生经历让人感叹。我在孔子旧书网站上收藏了他的很多作品和绘画,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他的艺术和思想。
郭伟宇先生的家族是明末清初潍县(潍坊旧称)的名门望族。郭氏“居卫五百余年,分三十六支,成员五千余人”。郭氏家族创始人郭力,明成化年间从高唐府迁居威县,任私塾教师。明朝万历年间,郭礼后裔郭尚友考中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回国后,他买下一座旧花园并重新修建,与朋友们相聚于此,共度余生。郭尚佑之孙郭以禄升任饶州知县。九叔郭伟业、郭伟基兄弟,孝顺母亲,是家喻户晓的传说。郭维吉工诗、书、画、篆刻。他是县令郑板桥的好友。郑板桥经常到他家喝酒、唱歌、泼墨。除上述郭尚友外,郭氏家族还有八位进士:郭梦龄、郭梦辉、郭雄飞、郭威、郭章、郭恩庚、郭育才。郭贻奇等29人,学者200余人。郭鲁(1823—1893),部落人,学者、书法家。嗜金石,着有十余种。郭维宇先生的曾曾祖父郭祥志曾任甘肃省西宁府知府。善诗文,喜书画,以功教西宁将士。曾祖父郭恩观,咸丰县乙卯居人,历任临安、平湖、修水县令。喜欢书画碑刻,有很好的书画鉴赏能力。他在任期间与赵之谦关系良好,收藏有不少赵之谦的字画作品。其中,赵之谦首创的郭欧廷题字八纹屏,已传给郭维甫先生。他的祖父郭兆光是他的继承人。少年才华横溢,27岁时去世。其父郭乃育聪明好学。他有诗集《崔作吟》。后赴天津就读于南开学校。次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法政学院。 21岁时因疫情入学前去世,留下遗腹子郭伟球先生。 “郭伟宇是郭氏第十八代长孙,两代守寡,因此受到曾祖母、祖母和母亲的保护。”
郭维旭先生10岁时,师从丁启哲先生学习绘画。 1924年,17岁的郭伟轩先生与金石学家陈介琪的玄孙女陈琪结婚。 1926年,郭维宇先生参加上海美术学院函授系学习绘画。他先学木炭肖像画,后来又学油画、水彩画。 1929年,郭维宇先生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 1932年受山东省教育厅聘任,到济南第一乡村师范学校任美术教师。在此期间,郭伟轩先生因与第二任妻子结婚,引发纠纷,被济南法院拘留。他染上疟疾,被假释,回到潍坊接受治疗,并开始学习国画。 1931年,郭维宇先生考入北京古物陈列馆中国画实验室学习中国画,师从黄宾虹先生学习山水、中国画理论和美术史。仅仅半年后,“七七事变”爆发,他于8月回到家乡。 1938年,31岁的郭伟宇先生在蔚县县中学任教,当年学习篆刻。其后历任山东省潍县师范学院教师、潍县新华中学语文教师,兼任立新小学校长。还曾在青岛、北京、济南、潍坊等地举办画展,并结识了齐白石先生,创作了“止于堂”匾额。
1948年,蔚县解放,郭伟宇先生带头将立新小学的校产、土地移交给政府。此前,郭伟宇先生曾将自家土地180亩捐赠给立新小学。次年,“新华书店”将郭寨街住宅划归市政府,用部分收益购买了位于野坊巷张寨的两处小院,共17间房屋。 1991年开放为郭伟辉故居陈列馆,2006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1年,潍坊进行土地文物保护。改革开放后,郭伟火先生将家里剩余的土地契约全部寄给了市政府。 9月,中央美术学院调他到校任美术学院研究部主任。研究之余,他勤于绘画,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勾勒填色方法、花鸟与山石的结合方法。 1954年至196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调任助理研究员,后到徐悲鸿纪念馆主持博物馆建设。北京中国画院成立,兼任画家。调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讲师、中国画系花鸟教研室主任。在此期间,发表了许多文章。
郭伟宇先生多次外出写生。 1962年春夏之交,他带着国画系四年级学生去了黄山,历时一个多月,写下了一篇写生日记,名为《黄山之旅》。 《黄山行》日记5月17日从北京出发,18日抵达南京,22日抵达芜湖。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 “我一早就到了市文化局,见到了楼主任等人。楼主任介绍了黄山宾馆的一封信。下午我们参观了工人文化宫的艺术展,在镜湖吃了午餐和晚餐。我见到了刘主任。”来自山东蓬莱的文化中心馆长文天说:“因为这段话,我对郭维若先生的《美丽的太阳》感到更加亲切。”后记曰:“伟轩写于黄山温泉居,时雨晴,山色翠绿。”
早在1960年,郭伟宇先生的厄运就已显现。 ”4月,山东潍坊实施房改,郭伟辉在潍坊解放后购买的房屋被列为装修,过程中政策扭曲,具体办理人员居然擅自做出决定,强行拆除屋内藏品低价售罄,消息传到北京,郭伟辉淡然处之,仍一心一意探索中国画的新路。郭卫辉《王甫山水墨竹》。本文由郭维夫撰写。这是在观看故宫纪念王甫逝世545周年画展后写的。文章描写了王甫遭受政治迫害,在严酷的社会现实中养成了顽固不羁的性格。在艺术创作中,深入现实,借鉴自然,继承优秀传统,形成艺术风格。看来郭惟宇先生的文章是受了他的思想启发,却没想到,除了艺术道路之外,两人十分相似,在政治上也有相似之处。
1964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决定《人美》出版郭惟宇先生等当代著名画家画集,并邀请潘结子先生作序。但美院“社会教育”运动期间,郭伟轩先生遭到迫害,画册停止出版。 9月26日,文化部、中国美协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全国美展,即第四届全国美展。郭维宇的《菜香》入选,但预映后撤回。这是郭伟宇先生“生前最后一次展览”。 1965年,郭维宇先生尚能作画,先后为人民大会堂山东厅绘制了巨幅《红梅》屏风。还为北京科学馆、军事博物馆、北京饭店、华侨大厦、民族文化宫、井冈山革命纪念馆、遵义革命纪念馆、杜甫草堂、辛弃疾纪念馆、自然博物馆等创作大型画作。他的创作和艺术水平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1966年,噩梦降临在许多家庭身上。郭伟宇先生怎么可能逃走? 6月初,郭维宇先生参加了文化部在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培训班。她突然病倒了,血压高达200,双腿又肿又痛,无法行走。这是一个不祥的预兆。 8月10日,郭伟宇老师从训练班被拖回美术学院参加体育运动。他被贴上“牛鬼蛇神”的标签,遭到侮辱和殴打。 8月27日至次年4月27日,他被关在“牛棚”隔离检查,写认罪材料和《改造日记》,从事重体力劳动。他的妻子陈琪也被造反派关进美术学院的“牛棚”改造并写揭露材料。家里的文物全部被没收。潍坊的家被抄家。藏品铜器、锡器、瓷器以及旧书、画册被没收。几个柳条盒里装着他前半生创作的山水、花鸟、书法作品。它被没收或撕毁并完全丢失。美术学院举办的“黑画展”收录了郭维宇先生的多幅作品。几天之内,这些画作就被复制品所取代,原作也不知所踪。后来政策落实,材料被退回检查,发现不少假货。
早在1963年,郭维宇先生就应北京市副市长吴瀚的邀请,为人民大会堂北京厅画了一幅长二尺的巨幅画,还画了一幅中幅的《 “杜鹃”为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为董事长休息室绘制“白山茶”。为广西厅绘制巨幅《红山茶》。江青与郭维夫先生是山东同乡。有一次江青在人民大会堂主席休息室接见红卫兵。当他看到郭卫火先生的《白山茶》时,他说:“我认识郭卫火,他是山东省潍县的一个大地主,他的画怎么能挂在主席休息室呢?”从那以后就更严重了。郭维熙为人民大会堂画的作品再也找不到了。”在“牛棚”里生活了几年的郭维秀先生曾患有高血压。210、腿病病情加重,却无法得到及时治疗,他每天参加清理厕所、推土机等劳动,晚上没完没了地写认罪材料和供词。 1969年,郭伟宇被列为“地主、自由职业者”,并根据人民内部矛盾进行处理,12月,他以“撤离”为由被遣送回家乡,离开前仅被允许带走。两件外套、三双皮鞋、一顶帽子、三块布和包袱皮、一个铁壶、一些盘子和筷子,只剩下67枚印章,十分惨烈。自从他们撤离回乡后,郭维宇先生就自号“三翁”,严斋被封为“书院”。郭的妻子陈琪回忆说:“根据林彪的一号令,中央美术学院要出兵。由于魏锐年老多病,所以老、弱、病、残。他不得不撤离到其他地方,并联系医院返回山东潍坊。每月的工资没有被扣留,但他并没有完全平反,他的书籍和资料都被没收了。魏乔心情不好,准备回老家。 12月底,他根据林彪的一号命令,被迫撤离北京返回潍坊。我的家乡。我在火车站得到老朋友侯吉明先生的帮助,才把剩下的一些生活用品装上火车,住进了九米的小房子。”
郭夫人对孩子们说:“我嫁入郭家的时候,就觉得郭家的大宅里人太少,很寂寞。你们的父亲整天在楼上画画,一天到晚都待在两个大画室里。”时间长了,我不太习惯在办公桌上画画,幸好郭家的老房子是明代建造的古色古香的房子,宽敞的新楼院落里有一座新装修的南北向的房子。建筑...南面新楼的一侧,中间有一扇西式楼门,门前有平台,四周是低瓦墙,庭院铺着青砖,西边有多个花池。平台一侧,老石榴树长得非常茂盛,硕大的石榴挂满了枝头,新楼的庭院里种满了许多名贵花木。那里是一座小花园,藤蔓成荫,花木繁茂,鲜花绿意盎然,几根石笋掩映在花丛之中,更加凸显了这座古朴花园的和谐与宁静……”此时,郭为义先生正在“省心”。在花园里安顿了一段时间后,他不顾双腿浮肿的情况,开始修复废弃的花园。 “屋前屋后都有花草树木,改变了家里荒凉的面貌。” “前院新长出了柳树。”我买了一株木槿花和一株紫荆花。我还买了两朵玫瑰花,种在西墙下。我也把荷塘修好了,修好了。我修好了一个破缸和一个破盆,还买了上一集的两个春莲盆。 ,买了一朵红百合,加上一棵垂柳,变得有点意思了。昨天,我开辟了后院,种了两棵新玉簪。我想把一两丛竹子移到窗外。树影稀疏,门前柳树,池中荷花。唯有檀坊的香蕉树几乎断货了,看来还要从北京移植过来。 “窗外的秋雨,让花儿开了,花儿盛开,天天都有收获。” 。今年夏秋季节已经蒸过多次了,剩下的送给医院内外的人。前后院的虫鸣声很有趣,每次都会让我想起儿时的梦想。这些都有,一个花鸟画家种花与他所追求的事业有关。
郭伟轩先生在故居前院西侧建了一座茅草屋。他收集旧砖,买了芦苇,自己捏泥砌砖。面积约7平方米的小屋被用作画室。他在牌匾上写下“我喜欢这间茅草屋”。 “诸神”,他开始书法、绘画、书写:“我最近开始涉足笔墨,闲了好几年了,刚拿起笔,就有放弃的感觉。熟悉了三十、五十天,我可能就不写了。” “我决定在节日之后写。”每天的学习主要是学习主席的著作,偶尔也有书画。 “我生病期间想读书,但没有书,只好写信给孩子们索要。傅冰编了《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十六讲》初稿” ,用毛笔手抄并装订成卷,历时一年零七个月,余下的手稿也经过审阅,整理成《一花》和《三翁三集》数百幅。和风景并将它们分类。
这时,郭伟宇先生画完碑文后,发现竖向的碑文总是向左倾斜,他意识到是脑神经受到了疾病的影响。 1971年后,他一直卧床不起,病情日益恶化。他写信求医。我还听说周总理准备邀请老画家来北京为驻外使领馆作画,我就积极做好回京的准备。有朋友称,美国总统尼克松近日访华,北京正在清理外国人,建议他暂时不要回京。他伤心欲绝,突然说不出话来,被紧急送往潍坊市第一人民医院。昏迷7天后,于1971年12月21日去世。中央美术学院留守办公室派了两名工作人员到魏帮忙安排后事。妻子和三儿子回到北京居住,美术学院协助办理了陈琪的北京户口。
1979年2月,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发表《关于郭卫火同志问题的检讨报告》,推翻了历次运动的结论,宣布“郭卫火应该是自由职业者”。1956年的结论是:郭伟活是地主,1969年郭伟是地主、自由职业者的结论应该撤销。” “(郭为一)来美院工作后,工作一直认真负责,在花鸟画的创新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建议为郭伟宇同志举行追悼会,并举办其遗作展。”随后举行了追悼会和遗展,清理了部分没收的资料和藏品,出版了一系列作品集。 “郭为一美术馆”的最终落成,是对他艺术成就的肯定。然而画家最好的创作时期却被无情地剥夺了,这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舅舅与郭伟宇先生相识,两人的缘分也很密切。特殊时期,他被污蔑为“反动学术权威”,一边戴着高帽子,一边在图书馆接受劳动改造。安定下来几年后,他卧病在床数年,去世了……
郭维宇先生不仅是一位颇有造诣的画家,也是一位书画收藏家、艺术史家、评论家和金石学研究者。出版《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中国版画简史》《郑板桥评传》《知玉堂书画》、《古代知玉堂鉴赏记》、《殷商青铜器名称考证》 《周代》、《魏齐周隋造像残石书》、《夫斋藏古泥印等五十篇论文集》、《镜说》、《古建筑》与雕塑》、《佛都云冈》、《汉画研究》、《云冈挂件》、《清初版画》、 《明万历时期的版画艺术》、《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原理》、《佛教版画研究》、《徐悲鸿研究》、《徐悲鸿年表》、《画家徐悲鸿》、 《徐悲鸿先生藏品》、《历代版画的发展——专题报道材料》、《现代版画艺术》、 《隋詹子谦·春游》《五朝》《顾闳忠·韩熙载夜宴图》《周昉的创作态度》《版画史》《高凤翰》《观升图》《采薇图》 《清向石涛着》《清代如意阁画家》《陈洪绶》《花鸟画教学大纲》, 《山东木版年画与风筝》、《云歌》、《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十六讲》等,不知为何有这么多优秀画家写出美术史著作?如黄宾虹、傅抱石、陈衡科、潘天寿等,更不用说作为美术史家的郭维甫、王伯民先生了。我想这或许就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他们对艺术史有透彻的了解,能够在绘画的长河中清晰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10月20日,我将再次前往潍坊参加“陈结其学术思想与碑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去《书院》祭奠和怀念郭维甫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