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镇将军楼(6月21日摄)。 “关键看天险,乃山戍所阵,万蛇列阵,马蹄声十里外。”在北京的东北角,燕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个著名的兵家必争之地——古北口。 “七七事变”爆发前四年——1933年,面对来犯的强敌,中国军队在这里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殊死抵抗,谱写了一曲令人回味的抗战颂歌……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来到位于潮河之滨、长城脚下的千年古镇古北口、参观抗战遗址。新华社记者 王华娟 摄
古北口之战阵亡将士墓园大门上有一幅黑体挽联:“好人与日月争,忠魂坚山河”(摄) 6 月 21 日)。 “关键看天险,乃山戍所阵,万蛇列阵,马蹄声十里外。”在北京的东北角,燕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个著名的兵家必争之地——古北口。 “七七事变”爆发前四年——1933年,面对来犯的强敌,中国军队在这里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殊死抵抗,谱写了一曲令人回味的抗战颂歌……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来到位于潮河之滨、长城脚下的千年古镇古北口、参观抗战遗址。新华社记者 王华娟 摄
将军楼上直径一米多的弹孔(6月21日摄)。 “关键依天险,山戍所阵,万蛇列阵,马蹄声十里外。”在北京的东北角,燕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个著名的兵家必争之地——古北口。 “七七事变”爆发前四年——1933年,面对来犯的强敌,中国军队在这里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殊死抵抗,谱写了一曲令人回味的抗战颂歌……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来到位于潮河之滨、长城脚下的千年古镇古北口,参观抗战遗址。新华社记者 李斌 摄
古北口长城抗战七勇士纪念碑前稻草花盛开(6月21日摄)。 “关键依天险,山戍所阵,万蛇列阵,马蹄声十里外。”在北京的东北角,燕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个著名的兵家必争之地——古北口。 “七七事变”爆发前四年——1933年,面对来犯的强敌,中国军队在这里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殊死抵抗,谱写了一曲令人回味的抗战颂歌…… 80周年全面抗战爆发之际,新华社记者来到位于潮河之滨、伟大祖国脚下的千年古镇古北口。长城,参观抗战遗址。新华社记者 王华娟 摄
盘龙山长城位于古北口镇(6月21日摄)。 “关键依天险,山戍所成,万蛇列阵,马蹄声十里外。”在北京的东北角,燕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个著名的兵家必争之地——古北口。 “七七事变”爆发前四年——1933年,面对来犯的强敌,中国军队在这里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殊死抵抗,谱写了一曲令人回味的抗战颂歌……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来到位于潮河之滨、长城脚下的千年古镇古北口,参观抗战遗址。新华社记者 李斌 摄
6月21日,刘庆生老人在潮关村向记者讲述了潮关村的惨案。 “关键依天险,山戍所阵,万蛇列阵,马蹄声十里外。”在北京的东北角,燕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个著名的兵家必争之地——古北口。 “七七事变”爆发前四年——1933年,面对来犯的强敌,中国军队在这里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殊死抵抗,谱写了一曲令人回味的抗战颂歌……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来到位于潮河之滨、长城脚下的千年古镇古北口,参观抗战遗址。新华社记者 王华娟 摄
6月21日,密云区党史室主任郭胜和介绍了将军楼上日军雕刻的“步兵第十七团占领”大字。 “关键依天险,山戍所阵,万蛇列阵,马蹄声十里外。”在北京的东北角,燕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个著名的兵家必争之地——古北口。 “七七事变”爆发前四年——1933年,面对来犯的强敌,中国军队在这里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殊死抵抗,谱写了一曲令人回味的抗战颂歌……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来到位于潮河之滨、长城脚下的千年古镇古北口,参观抗战遗址。新华社记者 王华娟 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