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鹤龄骨灰盒上刻着“消灭独立,逐步统一”四个字。美国《金融时报》评价他是“最后一个中国人”。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豪言壮语。
马鹤龄是台湾省前领导人马英九的父亲。他给儿子的遗言就是反对“台独”,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马鹤龄
马鹤龄将这句话融入了自己的骨血之中,也刻在了自己的骨灰盒上。台湾与大陆自古以来形影不离。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台湾历代领导人与大陆党中央领导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例如,马英九的父亲马鹤龄是毛主席的老乡,也是杨开慧女士的校友。两人去了同一所学校。大多数人都熟悉马英九是地道的台湾人,但他父亲的祖先确实生活在湖南湘潭,是地道的内地人。也就是说,马家与毛主席故居相距可能只有几十公里。
马鹤龄临终前曾给儿子留下这样的遗愿。遗憾的是,他的儿子没有完成父亲的志向,台湾问题至今也没有得到解决。
马鹤龄和马英九小时候
那么马鹤龄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呢?他是怎么去台湾发展的?
马鹤龄志存高远毅然参军
马鹤龄是地道的湖南湘潭人。年轻时,他看到社会惨败,制度崩溃,人民到处饿死。
但与大多数勤劳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不同,马鹤龄的生活条件出奇的好,因为马鹤龄的父亲曾经集资开了一家大型铸铁锅厂,而且马家在商业上颇有天赋,所以马鹤龄就来了出身好,生活条件也比别人好。
可惜的是,在那个时代,有这样的背景可不是什么好事。马鹤龄的父亲去世后,他的家庭一落千丈。他不仅结束了少爷的生命,还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农民。
湖南湘潭老照片
幸运的是,马鹤龄得到了老乡和一位贵人的帮助,而这位贵人彻底改变了马鹤龄及其子孙的人生轨迹。
帮助马鹤龄的人名叫刘月之。他是马家的远房亲戚,也是当地中学的校长。在刘月之的支持下,马鹤龄读完了小学和初中。 1935年2月,当地岳云中学迎来了一批新生。马鹤龄带着一些穿着新时代服装的孩子走进校园。当时他并不知道,著名的杨开慧女士已于1920年进入该校就读。
岳云中学
在16年的学习中,马鹤龄积累了很多知识。然而,他不想做一个对窗外发生的事情充耳不闻的丈夫,而是想做一个新时代的年轻人,所以他经常缠着老师给他讲异国的风景,并经常表示他对新社会观的感受。的想象力。
此外,马鹤龄还非常喜欢运动。越云中学每次有体育比赛,马鹤岭总是身先士卒,为中学取得了很多好成绩。
那时的马鹤龄算得上是一位有志气的年轻人,多少有些“精神文明,身体野蛮”。因为他不仅身体素质好,而且学习成绩也很优秀。更令人羡慕的是,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马鹤龄却有一张好脸。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随波逐流。相反,他积极寻求进步。
马鹤龄年轻时
1941年,他考入重庆一所国民党办的大学,希望在大学校园里展翅高飞。在学校读书时,他就已经接触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经过三年的学校训练,马鹤龄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投身报效国家了。
可正当他准备上战场的时候,马鹤龄突然犹豫了,因为他在大学里就已经认识了自己最爱的女人秦后秀。这个女孩也出身于当地名门望族,尤其是她的父亲,在国民党内也担任重要职务。可以说,她出身于一个小康之家。
秦厚秀
在三民主义的推动和秦厚秀的陪伴下,马鹤龄与国民党的关系越来越近。尽管当时抗日战争已接近尾声,但中国远征军却遇到了招募士兵的困难。于是,蒋介石亲自派儿子上前线,高喊“一寸山水,一寸热血,十万青年,十万大军”的口号。
听到这句话,马鹤龄内心的热血再次涌动。他先是匆匆与妻子结婚,然后告别了心爱的秦厚秀,毅然参军,参加了抗日战争。
由于在战争中表现出色,其领导也极力向蒋介石推荐马鹤龄的聪明才智。后来,马鹤龄步步高升,离权力中心越来越近,直到担任蒋经国的贴身侍卫。
蒋经国
抗战结束后,马鹤龄已经被锻造成一名坚强的军人,他的妻子也来到了他的身边,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毕竟他接受过国民政府的学校教育,深受蒋氏父子的器重,所以马鹤龄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国民党一边。
离开大陆之前,他回家乡做了一些事情。虽然当时他已经是高官,俸禄优厚,但他并没有仗着自己的权力欺负穷人。这与那些国民党高官掠夺老百姓的做法是不相容的。
在湖南老家,马鹤龄做了一件让当地老百姓非常感激他的善举。回家后,他烧毁了父亲在的时候与佃农签订的各种合同。
马鹤龄全家福
自封建王朝以来,兼并土地的风潮日益盛行,民国时期达到顶峰。马鹤龄之所以有美好的童年生活,也是建立在穷人受压迫的基础上的,所以当他接受教育并得知这个事实后,他回到家后,就把那些人的买卖、土地租赁等契据烧毁了。卑微的农民。他的善举也让当地百姓尊称他为“青天大师”。
办完这件事,马鹤龄来到了江父子的身边。他虽然为了国家和人民参加了抗日战争,但从政治立场上来说,他的心是在蒋家,而不是我们党。
蒋经国保镖逃往台湾
三大战役结束后,蒋介石退守台湾,他拉拢的剩余国民党高官也安顿在台湾的一角。从做出这样的选择就可以看出,马鹤龄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他明明是关心国家、关心民族、关心人民的,但他还是和那些国民党将领一样,出于个人原因,做出了去台湾的决定。 ,占领台湾,分裂祖国。
马鹤龄与妻儿合影
更令人难以捉摸的是,到了那里后,他并不想像“台独”势力那样分裂台湾,而是毕生致力于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蒋介石到台后,马鹤龄凭借出色的表现在国民党政坛崭露头角。可惜他为人忠诚正直,不善于观察人的行为,也不屑与某些人勾结。所以,他的晋升之路一直非常艰难。正因为如此,马一家人的生活也十分困难。
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的儿子马英九出生了。 1950年,马英九出生。马鹤龄怎么也想不到,他最引以为傲的孩子会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诞生。尽管面临重重困难,马鹤龄从未放弃教育孩子。
秦厚秀抱着年轻的马英九
夫妻俩白天工作,晚上挤在普通的小房子里教孩子。在父母的指导下,马英九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由于精心培育和孩子的聪明才智,马英九很早就考入台湾大学学习法律。后来,他前往哈佛大学学习并成功获得博士学位。
马英九回到台湾后,追随父亲的脚步。他开始在政坛大显身手,甚至一路追随父亲的脚步——成为马鹤龄的顶头上司。
“世界上最真诚的人,可以打败世界上最虚伪的人;只有世界上最笨的人,才能打败世界上最熟练的人。”这是马鹤龄教导儿子的。马英九始终恪守并一步步践行。看到马英九的异军突起,连蒋经国都对马英九刮目相看,所以马鹤龄很早就提出了居安思危的想法。他鼓励孩子们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
马英九
在父亲的指引下,马英九一路前行。无论政局取得多大成就,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执念,那就是遵循父亲的教诲:永远维护祖国的统一。由于政绩突出,马英九政局一帆风顺,甚至一度登上了台湾领导人和国民党主席的位置。
他爬到了高处,但依然没有坠入云端。 20世纪90年代,台湾黑社会猖獗,一系列暗杀杀人事件接连发生。此时,马鹤龄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因为他是马英九的父亲,但他冷静地站在公众面前,始终用实际行动支持儿子。
马鹤龄
马英九在父亲的陪同下,开始大刀阔斧地整顿台湾的社会风气和黑恶势力。一些猖獗的黑社会势力和各类犯罪团伙在此期间得到有效镇压,是马英九“扫荡”行动的一部分。 “扫黑除恶”行动也因他的努力而结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正当工作结束,马英九准备休息时,震惊地听到了父亲去世的坏消息。
生活在台湾却为祖国统一而努力
2005年11月,85岁的马鹤龄去世。父亲的去世对马英九来说是巨大的打击,但他只能收拾心情,继续完成父亲的遗愿。
马鹤龄去世
马鹤龄临终时曾对马英九说:一定要“改造独立,逐步统一”,甚至把这句话刻在马鹤龄的骨灰盒上:“独立,逐步统一,才能全面振兴中华;努力奋斗”。以强扶弱,共同走向大和谐。”
可以说,马鹤龄至死都认为自己是三民主义的忠实追随者,至死都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从湖南湘潭到重庆,从重庆到台湾,马鹤龄始终惦记着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他没有被权力和高官蒙蔽,做出一些非理性的举动,而是一直在努力推动两岸交流。
当蒋介石在台湾失败时,台湾与大陆的交往彻底断绝、断绝。当时,台湾海峡两岸处于敌对状态。马鹤龄很紧张。虽然他很渴望回到大陆,但也只能将这个愿望深藏在心底。
马鹤龄
1987年,因政局变化,台湾开放家属赴大陆探亲通道。许多台湾同胞得以回到家乡,亲眼目睹家乡的变化。但当时马鹤龄碍于自己的影响力地位,并没有立即离开,只能默默等待双方全面敞开的机会。
1995年,也就是他去世的十年前,马鹤龄终于回到了阔别50年的大陆。在飞机上看到大陆的风景后,马鹤龄流下了眼泪。下飞机后,他深情地抚摸着脚下的花草树木,因为这里承载着他半生的向往。
从此,他开始为祖国的统一事业而努力。他看望海峡两岸著名学者、专家和有影响力的民主人士,希望他们能够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团体,以促进祖国的统一和统一。台湾回归。
马鹤龄家人
由于马家族对台湾政局影响很大,他的一举一动也引起了台湾当局的关注。但马鹤龄并不在意。他始终奋战在为台湾和祖国统一的第一线。
凭借自己的影响力,马英九自2008年就任台湾领导人以来,一直遵循父亲的遗愿,始终坚持“1992年共识”。他与父亲一起为祖国大陆和台湾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6年5月20日,马英九辞去台湾领导人职务,告别执政八年。在此期间,他始终遵循1992年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从未做过任何分裂台湾和大陆的事情。
马英九
但自他卸任以来,台湾当局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民进党的崛起,让另一种声音越来越响亮。这种明显的历史倒行逆施,激起了台湾民众的公愤,也激起了一些国民党高级人士的愤慨。
要知道,当时蒋介石去台湾,并不是想把台湾拱手让给别人,也不想依赖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而是想以此为跳板,反攻大陆。连蒋介石都不敢动手,但民进党内部却出现了一些怀疑。
针对这些现象,台湾主要政界人士也纷纷表示,希望台海两岸能够继续保持和平局面,未来能够实现统一。这不仅是马鹤龄等老一辈爱国志士的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台湾岛
作为推动祖国统一的一部分,马英九旗下的智库也向民进党提出建议:不要逆历史潮流而行,否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无论以蔡英文为代表的民进党在台湾这个小岛上如何蹦蹦跳跳,国家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也是马鹤龄一生所做的事。尽管他曾经与我党有不同的政治立场,但他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始终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