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东坡区大王庙
联系人:施常德
电话:
地址: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白塔村
在眉山市东南10公里处的金华乡白塔村,有一座海拔800米的小山。山峰高耸,耸立云端。它看起来像一朵芙蓉摘下绿叶,又像一只受惊的鸭子奔向平原。左边有一个石鼓,右边有一只蟾蜍。 ,玻璃翻领在前,鱼环在后。故相传山势雄伟、奇秀、景象繁盛,故名大王山。
.width-333)this.width=.width-333" src="//ffzt/2013/6/.jpg" />
大王山山顶平坦如石,占地约百亩。昔日,山上有一座古寺。因山上有一神奇泉水——圣泉,故名圣泉寺,俗称大王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重修。 1952年该寺被拆除,现仅存砖塔一座。因此,大王山又名白塔山。关于圣泉寺更名为大王寺,有一个与万安有关的说法。相传明代眉山人万安,认为山雄伟、秀美、繁荣,就在山上闭门读书。果然,正统十三年(1448年),万安高中进士,然后从翰林进入内阁,成为学士,成为内阁首席大臣(相当于宰相)。 )。他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大王山的庇佑,于是捐资重建了大王山寺,并以“大王寺”之名取代了“圣泉寺”。
.width-333)this.width=.width-333" src="//ffzt/2013/6/.jpg" />
开车经过永寿镇,远远就能看到巍峨的白塔矗立在山顶。一到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对联:千年名山,孕育文人墨子,忠臣宰相,千年胜地,迎宾朋。而“大王庙”则是吴中一位老人的书法作品。
.width-333)this.width=.width-333" src="//ffzt/2013/6/.jpg" />
顺着大道往上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李淳风墓。墓碑上记载,李淳风出生于眉山闽江之畔。唐代著名风水大师、太师令。三百年后,五百年后,他为人所知。死后葬于眉山红花岩(岷江西岸)脚下。后来被洪水冲走,坟墓暴露了。一日,明兵部尚书、眉山青神县人于子俊回家探亲,路过坟墓。突然一声巨响,岩石崩塌,露出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我是唐朝李淳风,五百年后,被洪水所毁。” rush 现在我有幸遇见了于子君,我已经被你感动到了江东。 “我想送你二十四颗紫金铃,作为礼物送给你。”于子君立即叫人帮他搬了坟墓,并从坟墓里挖出了一个陶罐,二十三个紫金铃。于子君正在纳闷。忽见墓碑上的石块脱落,露出两行小字:“金铃若少,必在家人袖中。”于子君立即叫随从一一查看。 ,然后它变成了得知余子君背着李春风渡过岷江时,绳子突然断了,墓碑重重的再也抬不动了。仰天沉思,这一定是李淳风选择的坟墓,于是就地埋葬了,坟墓里还埋了二十四个紫金铃铛。
其实,这只是一个幻想的民间传说,因为李淳风是陕西人。后辞官隐居阆中去世。他既不是眉山人,也不是眉山人。
.width-333)this.width=.width-333" src="//ffzt/2013/6/.jpg" />
前方,一棵高大挺拔的双枝樟树在丛林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棵树有一个充满浪漫爱情的名字——爱情树。相传白塔山下住着两户人家,一姓莫,一姓金。莫家是一个富裕的家庭,莫仁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儿,名叫莫盈。她活泼开朗,喜欢唱歌。金家很穷。他们有一个儿子,名叫金牛娃,相貌俊美,擅长吹笛子。墨英和牛娃每天都在这棵两枝香樟树下,一吹笛子,一唱歌。笛声清脆悠扬,歌声甜美悠扬。渐渐地,他们唱起了一首纯洁的爱情之歌。然而,选错了家人,纯真的爱情变成了鸳鸯蝴蝶的凄美梦。金牛宝宝被追赶墨盈的邪恶青年活活打死。可怜的莫姑娘伤心欲绝,终日以泪洗面。泪水化为一池清泉。这就是山上终年取之不竭的“圣泉”,而这棵参天大树,就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width-333)this.width=.width-333" src="//ffzt/2013/6/.jpg" />
上山后,就能看到山顶的圣景——白塔。
.width-333)this.width=.width-333" src="//ffzt/2013/6/.jpg" />
大王寺白塔始建于唐代,毁于明代。清代重建。清朝咸丰初年,州官仍来自东方。他们按照原塔址的规模,聚集诸君,筹集资金。第三层刚刚建成,却因辞职而停工。十二年后,清同治四年(1865年),州人刘崇德等集资继续修缮,建成十三级白塔。下图是同治四年重修寺塔的纪念碑。
.width-333)this.width=.width-333" src="//ffzt/2013/6/.jpg" />
塔坐西向,砖石结构,密檐十三层,穹顶。塔身呈方形,层层向内缩进,每层均有窗户,内空7层。塔门在西,高4.16米,宽1.36米。塔基高7.1米,底边长6.1米。塔高8米,塔身高47米。整个塔身由耐火砖砌成。砖长0.42米,宽0.42米,厚0.08米。它们实际上是方砖(个体不同)。该塔是在唐塔的基础上仿唐风格建造的,对于研究唐代建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下图是白塔的窗户和穹顶。
.width-333)this.width=.width-333" src="//ffzt/2013/6/.jpg" />
.width-333)this.width=.width-333" src="//ffzt/2013/6/.jpg" />
.width-333)this.width=.width-333" src="//ffzt/2013/6/.jpg" />
该塔外观为白色,位于山顶。每当风和日丽的时候,数百里外都可以看到它的雄姿,因此也是航海地标之一。塔内原埋有一头铁牛。它被盗后立即被找回,仍埋在塔下,但缺了一角。塔底面如雷击,砖块被侵蚀。
.width-333)this.width=.width-333" src="//ffzt/2013/6/.jpg" />
.width-333)this.width=.width-333" src="//ffzt/2013/6/.jpg" />
.width-333)this.width=.width-333" src="//ffzt/2013/6/.jpg" />
原来的塔有一个木制楼梯地板,可以爬到顶层。因年久失修而被毁。 1987年8月,大王山森林承包人尤文华征得文物管理部门同意,出资对塔内木梯、地板进行修缮。游客可以使用自动扶梯直达顶层。但每层空间狭小,木楼梯又陡,只能容一人上下。登上塔顶,趴在窗前,眺望远方。依稀可以看到闽江两岸的景色。是川西平原上为数不多的标志性古建筑之一。
.width-333)this.width=.width-333" src="//ffzt/2013/6/.jpg" />
大王寺白塔1983年被眉山县人民政府确认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眉山市人民政府确认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width-333)this.width=.width-333" src="//ffzt/2013/6/.jpg" />
白塔旁边有一个小亭子,叫拜塔亭。相传苏东坡考中前曾来此游玩。当他来到白塔脚下的时候,突然看到白塔顶部有一道七彩光晕,久久不散。东坡当即跪拜。当时他进京赶考,一举成名。后来苏轼回到家乡再次拜塔,于是修建了这座拜塔亭。亭内有一块“东坡塔亭碑”,记载了这个传说。
大王山西侧,沿山自下而上建有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因为据说这里的土地能量旺盛,风水也很好,所以这里还在筹建天堂墓地。有古诗云:“伟人望金牛,佳人抛绣球,谁家葬于此,万世铭记”。下图是观音殿。
.width-333)this.width=.width-333" src="//ffzt/2013/6/.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