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双凤公墓官网

墓园地址:双凤镇204国道凤北路交界口

官方热线: 400-616-795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16-795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双凤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历史文化】乐山郭沫若故居缅怀“军中秀才”杨新梅光辉一生

发布时间:2024-11-07 18 浏览: 45

乐山郭沫若故居游记_乐山郭沫若故居怎么样_乐山郭沫若故居

纪念乐山郭沫若故居

“军书生”的光辉一生

杨新梅

他不仅在革命高潮时站起来,站在革命队伍的最前列,而且在革命退潮时懂得如何保存活力,埋头研究,补充能量。也就是说,他为革命做出了新的贡献,准备了新的力量。 ”

——周恩来评郭沫若

乐山郭沫若故居_乐山郭沫若故居游记_乐山郭沫若故居怎么样

郭沫若纪念馆(乐山郭沫若故居供图)

一位为军队献身的学者

1913年12月28日,郭沫若怀着“实业救国”的心,寻求救国之道,途经朝鲜釜山,于1914年1月来到日本留学。那一次,郭沫若在太平洋边上贴出电话,在碧梨山之巅向前眺望。他一边期盼年轻中国的诞生,一边把祖国比作自己的爱人,同时又把自己比作炉子里燃烧的煤炭。向太阳高声唱敬礼。

“郭沫若在国外留学时,时时思念祖国。1915年7月,他在一封家信中写道:‘我发誓要把我的这一寸身体变成泥巴,泥巴不会是空的,而是会变成泥巴的。’”转化为可育的根植物。 “与一棵大树相比,我只是树上的一片叶子。”走在乐山郭沫若故居,故居解说员曾海滨告诉笔者,这充分体现了郭沫若不顾一切牺牲的意愿。个人的境遇和个人的命运以及祖国的未来在一起,我们就有报效祖国的雄心。

“国家形势陷入困境令人悲哀,但谁是支柱?”仗义执言报国,是郭沫若一生的志向。

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大学毕业回国后,郭沫若结识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经瞿秋白推荐,郭沫若来到广东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在此期间,他先后会见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林伯渠等人。北伐期间,郭沫若被推荐为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宣传科长。从此,郭沫若也有了“军学士”的徽章。

1927年,蒋介石“四月十二”反革命政变前夕,郭沫若在亲眼目睹了蒋介石残害共产党人的真相后,写下了《今日看蒋介石》痛斥蒋介石。江西赣州、安徽安庆等地的革命人民。 ”,公开揭露了蒋介石背叛革命、背叛工农的真面目,受到蒋介石公开通缉。1927年8月,南昌起义爆发。郭沫若、宋庆龄、贺龙等七人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并担任宣传委员会主席、总政治部主任,随军进军广东,途经瑞金,均由周率领。恩来、李一猛介绍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了减少牺牲、保存实力,郭沫若在周恩来的安排下离开祖国,开始了十年的流亡生活。逃亡日本期间,郭沫若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发展规律。从探索“中国向何处去”的宏伟目标出发,郭沫若潜心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从理论上确认了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 1928年8月至1929年11月,先后撰写了五篇重要历史论文,其中《周易的时代背景与精神产生》论文被编成专着《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由上海出版社出版1930年初联合书店出版。这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性著作,以科学唯物史观为理论武器,提供了有理有据、富有穿透力的中国历史新叙述,揭示了中国从古代到近代的社会发展进程。 1930年3月,郭沫若编着了一部专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论文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由上海联合书店出版。连续重印三遍,供不应求……

对于郭沫若来说,祖国和自我的重生就像凤凰的涅槃——凤凰自焚,死而复生,永垂不朽。早在五四时期,郭沫若就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凤凰涅槃》,表达了强烈的时代精神和自我意识。他以新的时代精神和浩瀚磅礴的浪漫主义风格完成并出版了这首诗,标志着我国新诗运动的辉煌。首发作品——《女神》冲破了中国旧文化,在“五四”时代的年轻读者中播下了进步的种子。

从写作到参军,从写诗到革命,郭沫若认为,“有笔就拿起笔,有枪就握枪,这就是最有趣的人生”。双重身份、双重实践使他将革命与文学联系得十分敏锐,也成为革命文学最早的倡导者之一。

红色文化闪耀

时间过去了,世界也变了。昔日的“军书生”早已化作天上的繁星,而位于乐山市沙湾区文豪路中段的乐山郭沫若故居,却成为了缅怀郭沫若身世的珍贵纪念馆。 。

乐山郭沫若故居由郭沫若故居、郭沫若纪念馆、郭沫若文化园三部分组成。郭沫若故居是郭沫若出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是一栋青瓦小平房,木结构,坐西向东,四面三井,各三井。始建于清嘉庆年间,集客厅、商店、私塾、花园于一体。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风貌;郭沫若纪念馆以抽象传达传统川西民间建筑形象氛围为设计理念,用抽象、简约的手法呈现出符合郭沫若浪漫诗意的人文气质的建筑形象;莫若文化园是一座莫若文化主题公园,作为郭沫若故居和郭沫若纪念馆内涵和外延的补充,既为郭沫若青少年成长创造了环境,又展示了当地的地方文化遗产。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郭沫若纪念馆打造了一个展览,分为君子墨水来、国柱、文艺新创作、历史开启四个单元,聚焦郭沫若郭沫若的青春岁月,通过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史料,让游客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郭沫若的杰出成就和传奇人生。”曾海滨告诉笔者。

1980年,郭沫若故居修复并向公众开放;同年7月,郭沫若故居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1995年郭沫若故居被列为四川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了上述荣誉外,郭沫若故居还是省首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之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全国各部门纷纷组织党员干部来这里重温入党誓词,聆听红色故事,分享入党心得。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郭沫若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学习的一生、伟大的一生。” “在伟大革命最低潮时,郭沫若义无反顾地加入和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一生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郭沫若不仅在文学、艺术、历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是一位鼓舞人心的社会活动家,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爱国爱家的优良传统。 ……笔者遇到不少前来参观郭沫若故居的党员和游客,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参观故居,回顾了党的辉煌历史,从红色中汲取了强大的启示。文化,前进的力量。

除了用好郭沫若故居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外,沙湾区还积极“盘活”图书馆、文化馆、市民广场等公共服务阵地,打造红色“新根据地”教育让人们学习和教育党史。触手不断延伸。该区还充分利用以党史文化、莫若文化、同和文化为基础的各类“活”红色资源,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党的故事。英雄。故事灌输爱党、爱国、社会主义的情怀,让红色基因和革命火种代代相传。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挖掘、整合、利用革命遗址、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精心打造红色文化教育阵地,深耕红色历史文化,创新方式,丰富形式,承载红色文化。开展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沙湾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刘表示,区将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革命历史、体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红色基因同时追随祖先的足迹。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16-795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16-795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