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四川军阀范绍增曾专门谈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杜月笙。他为此总结杜月笙的权力:“他赚了很多钱,花得很开心,总是左手进去,右手出去。像黄金荣,只能进进出出,更更多的人为他欢呼。”
那么当年杜月笙在旧上海的势力到底有多大呢?
杜月笙使用的秘书中,有为袁世凯组织保安委员会的所谓“六君子”首领杨度,曾任徐世昌总统府秘书的徐木星,还有许多人。老学者、洋人、洋医。人们经常给他建议。
1927年至1937年的10年,是杜月笙一生中最得意的时期。他依仗上海租界的帝国主义,甘当帮凶,与反动派勾结,双方都需要利用他作为工具。他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为了直接掌控卫戍司令部的主要部门,杜月笙推荐了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卢景石担任该部军法处处长。这个从来没有穿过军装的工贼,一下子就成了陆军上校。他的另一个徒弟王兆槐是该部侦察大队的大队长。在警备司令部里,很多人对杜月笙的尊敬甚至超过了司令员。可以说,杜月笙黑白两道。
在租界方面,他的影响力充斥着英法租界。中国法租界监察长金久霖完全听从了他的安排。公租界黑帮头子纪云清和他的徒弟英租界总督察陆连奎也对他十分尊敬。
再加上商会会长王晓来得到他的支持,他还担任董事长、董事长、总经理等多个职务,所以杜月笙在工商、金融方面的势力也很大。界。
当时在上海销售的各种药品都受到他的保护。当然,他也没有白白保护他们。他要收取“保险费”,这可以从他们身上赚很多钱。
1932年,杜月笙除青冈外,还创办了“横社”。这是以一个社会团体命名的,但实际上是一个帮派团体。社团成员都是他的核心打手。他常夸耀恒社“八千子孙,患难之交,守望相助”。
杜月笙的伟大威力,从他1931年在浦东高桥新建的杜氏宗祠落成典礼上可见一斑。
仪式上共有六名仪仗队。每个仪仗队前面都有数十面两尺见方的国民党旗和杜旗。每面旗帜由四人抬着,前后左右各有一百多辆自行车护送。
紧随其后的是法租界、英租界巡逻队派出的英国、法国、印度、越南巡逻队组成的自行车队,蒋介石、吴佩孚、段祺瑞等名人赠送的牌匾紧随其后。 、孔祥熙、何应钦等著名军阀赠他匾额。
当天,杨虎还代表国民政府和蒋介石主席向陆军中将表示祝贺。当天的报纸上有这样一封电报:“上海杨参军啸田巡监:本月十日,杜月笙先生的新庙即将竣工,请代表执事们致贺,国民政府尚书卿。”
当时,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堂堂国民政府居然派代表来祝贺一个帮派头目家庙落成。
当天,省主席、市长代表、各地帮派头目、上海工商、金融等各界领军人物共万余人出席。当时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专程从广东赶来,程砚秋则从哈尔滨赶来。当天,尚晓云从天津赶来,荀惠生已经在上海的大舞台上表演了。
他们与著名京剧老演员马连良、严巨鹏、高庆奎、肖昌华、蒋妙香等人一起,从10日至12日演出了为期三天的京剧,轰动江南,附近民众各县都在呼吁。急着去看戏。杜月笙在露天戏台下摆了一千桌食物,每次都要转四五圈才能吃完。
杜月笙祠堂落成后不久,宋子文的母亲就举行了葬礼。虽然有蒋介石、孔祥熙在场,四大家族中有三个是他的女婿,但并不像杜月笙祠堂落成时那么盛大。与此同时,被上海人称为洋财神的哈同不久就去世了,无法组建这样的仪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