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咸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省殡葬工作方针政策,牢固树立“殡葬也是民生”的理念,着力实现“和谐殡葬、绿色殡葬、文明殡葬、便捷殡葬”目标积极巩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成果。着力优化殡葬管理体制,不断提高殡葬服务水平,不断加大惠民殡葬政策落实力度,有效提升全市殡葬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全面加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亿元,建设城市公益性墓地7处、农村公益性墓地237处;投资1.98亿元建设市安陵源殡仪馆,并于2020年5月底投入运营;争取优势资金1919万元,支持6个县级公益性墓地。殡仪馆进行了设备更新、维修和改造,极大地提高了我市殡葬服务水平。全市殡葬系统投资1331万元,为18座火化炉、2座焚烧炉安装废气环保净化设备,升级改造4座焚烧炉,禁止在公园内焚烧花圈、纸捆、衣物等。是全省第一个殡葬行业环保总体达标的省份。
二是稳步推进修墓改俗。全市累计投资6500万元,整治坟墓11万座,节约耕地1500余亩,种植树木9.6万株。建立健全日常巡查机制,在重点干道开展“回头看”活动,累计整治坟墓863座。全市95%的行政村成立了红白委员会。根据市政府文件,印发了《咸阳市节约土地生态殡葬奖励补贴办法》。对采用节约土地生态安葬方式的,对死者家属一次性给予500-3000元奖励。困难群众殡葬救助标准由1000元提高到2000元,共救助困难群众9624人,发放资金1717.83万元。 2020年,全市年火葬量较2012年增长53%,关爱殡葬、节约殡葬、文明殡葬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市来我市考察交流殡葬管理工作。
三是积极开展省级殡葬改革试点。积极巩固国家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成果,围绕尊重生命、节约土地环保、转变习俗、惠及群众的改革目标,从推广火葬、惠及群众殡葬救助、坟墓修缮、设施建设等入手、节地生态殡葬、制度建设。扎实推进省级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秦都区加快节约用地生态殡葬设施建设,启动北郊集思花园升级改造工程,重点建设花葬区、可容纳多人骨灰的家族墓、塔式葬区、那些为了正义和履行职责而牺牲自己的人的遗骸。捐赠纪念馆、墓地和其他设施。旬邑县成立县殡葬事务中心,加强殡葬工作力量;积极争取省级资金1134万元,加快县殡仪馆项目建设,预计2022年竣工投入使用。
四是切实提高殡葬信息化管理水平。 2019年6月,全市6家殡仪馆、8家商业墓地以及市县监管机构殡葬信息管理系统全部上线。本市通过管理系统办理殡葬业务。营利性墓地已销售网上墓地22103个,录入经营数据43728条。连续三年通过信息系统对商业墓地进行年检。礼泉县唐昭陵墓园信息化建设投入超过80万元,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其经验在全省殡葬业务培训班上被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