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1785—1850),字元甫、少木,晚号七存老,福建福州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编修职衔。江西、云南乡试主考,江南监察御史,浙江、江苏、陕西杭嘉湖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提拔则徐为东河总督,主管疏浚黄河、运河等工程。十二年,升任江苏巡抚。十八年(1838年),任湖广总督。他严格禁止人民吸食鸦片,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鸦片,统制广东水师。林则徐在广东发誓:“鸦片一日不复,臣一日不回来,誓将此事永远处理”。应商宜禄等人被林则徐的大义吓倒,被迫交出两万多箱鸦片。 ,在虎门海滩被当众毁坏。林则徐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抵抗外侮的民族英雄。
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病逝。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追谥“文忠”,追赠皇太子兼太师。林则徐去世后,举国哀悼,并在福州建庙祭祀。
碑亭
福州林则徐祠位于今澳门路,紧邻著名的南后街。又名“林文忠祠”,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高大的牌坊式大门和桅杆,气势磅礴。门口有一对石狮守卫,栩栩如生。进门为“礼堂”,中间有石砌长廊,两侧有8个青石雕刻的石人石兽。两侧的走廊里,陈列着20多块仪仗队和执事牌匾。在《故宫骑马》、《湖广总督》、《两广总督》、《江苏总督》、《陕西总督》等。有联曰:“焚毒冲天,正气显山河色;挥旗征战敌寇,正气征虏鬼魂心。”让人仰望群山,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