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刘楠)据经济之声《世界金融》报道,墓地价格不断上涨,“死者与生者争夺土地”的现象持续存在。记者调查发现,解决问题,一方面需要人们逐渐接受绿色环保殡葬理念,另一方面行业也需要创新。
死者与生者争夺土地,墓地价格飙升
墓地价格飞涨饱受诟病,有“济南墓地均价已达到房价两三倍”、“上海墓地单价已超过房价四倍”等消息。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墓地价格从几千元到上百万不等。
墓地工作人员:最便宜的9800,贵的100万多,家庭式的100万多。
另一墓地的工作人员陈女士说:
陈女士:二万到三万是老百姓可以接受的价格。
但陈女士也表示,北京的墓地价格一直在上涨。
陈女士:北京的墓地每年都会调整一两次墓地价格。他们通常会提高价格并且不会降低价格。
从业多年的北京民创天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超英认为,墓地价格上涨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归根结底,是“死者与生者争夺土地”的矛盾:
孙超英:原来大家都把他们埋的到处都是。改革开放后,他们提出建墓地,然后合葬。如今30年过去了,墓地不再审批,墓地几乎满了,但北京每年却有几十万人死去。于是就出现了“死者与生者争夺土地”的僵局。这也导致了墓地的价格上涨,一块的售价更低。
解决墓地问题需要转变观念
面对僵局,各地的人都在寻找解决办法。例如,重庆首座大型城市公墓——重庆龙王山公墓将于下个月开放,并将限价出售,价格为市场均价的一半。
近日出台的《北京市殡葬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定,租赁合同到期的传统墓葬原则上不再续租,对未续签的墓葬给予奖励。尽管北京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回应称,该发展规划只是建议而非强制性,但仍鼓励市民采用生态埋葬的形式。
但目前海葬、树葬、草坪埋等方式并未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清明节期间回河北扫墓的彭先生告诉记者:
彭先生:中国传统观念是安葬亲人。如果亲戚的骨灰被举起来,他们就会消失。我再也见不到他了。虽然你可以说他与山水大地融为一体,但我却很难接受。如果你种一棵树,你会把它埋在树下,但不会有名字或纪念碑,如果树死了怎么办?
对此,孙超英认为,要解决问题,一方面需要人们逐渐接受绿色环保殡葬理念,另一方面行业也需要创新。 “家族墓地”是一项创举。一方面可以为国家节省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老百姓的经济压力。
孙超英:因为民政部规定,每个墓地不能超过一平方米。怎样才能埋葬更多的人?于是我就萌生了把坟墓建在地下的想法,把这个东西做成一个放骨灰的架子。需要时可垂直提起,放置完毕后可再次放下。